王朝更替乃自然規律,儘管參雜了外力的因素,但存在即為合理。
若二世不胡作非為、敗壞國運,以大秦的底子,再怎麼樣也能夠多支撐一些年頭。
外力的影響再大,佛門也不可能親自下場發動王朝革鼎,這份因果他們同樣也背不起。
僅僅只是扶持胡亥上位,佛門就付出了大代價。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待大秦滅亡之時,所有參與扶龍庭的佛門修士,都免不了到輪迴之中走一遭。
能不能迴歸,什麼時候迴歸,那就要看分攤到頭上的因果業力有多大,以及個人的緣法。
無瑕理會外界的紛擾,李牧在勾陳帝宮中講起了大道。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祖師爺同樣也需要傳道授業解惑。
徒子徒孫們願意跟著他這位祖師爺混,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李牧喜歡講道。同洪荒的一眾大能相比,李牧的講道次數足以令人汗顏。
能這麼頻繁的進行講道,還讓大家有所收穫,最大的原因就是李牧涉獵的大道足夠廣。
哪怕是走上了神道之路,前來聽道也是大有助益。短期內或許不起眼,日積月累之下這就是優勢。
憑藉大道的誘惑,勾陳帝宮招兵買馬的進度喜人。許多下界飛昇的修士,想都不想就往勾陳帝宮中擠。
哪怕明知道勾陳帝宮中的香火願力、靈物資源不及天庭各部,也阻擋不了大家的熱情。
當然,導致這一切發生的重要因素還有——李牧的道統流傳足夠廣。人間界大部分的宗門,都能夠和他扯上關係。
甭管這份香火情有多遠,在做出選擇的時候,大家都會有所傾向。
何況勾陳帝宮除了窮了一點兒,別的方面還是不差的。資源不足,可以用知識來湊。在別的地方,可沒有大能定期傳道。
這種事情是其他人羨慕不來的,即便是另外幾位天庭大佬想要效仿,肚子裡面也沒有足夠多的貨。
數量確實上去了,不過質量那就沒法看了。在別的世界飛昇之士不是天縱之才,那也是氣運之子,乃一界之精英,但是在靈氣濃郁的洪荒,得道飛昇的門檻並沒有那麼高。
能夠稱得上的氣運之子、天縱之才的,大都被佛道兩教收入門下,偶有漏網之魚還有天庭眾仙神道脈在搶人。
這些擁有傳承的修士,都是不需要走飛昇通道的,就算是要進入天庭做神仙,那也有專屬的通道。
需要正常飛昇的修士,基本上都是那種十萬裡挑一、百萬裡挑一的普通天才。擁有一定的氣運,但又和“大氣運”不沾邊。
若是運氣好,在下界獲得了正統修煉之法,那麼還有一定的培養潛力,有一定的機率突破金仙。
要是運氣不好,獲得的傳承有所欠缺;或者是前期盲目追求修為提升速度,導致根基不穩,那就只能去神道之中一搏。
以至於李牧每一次講道,順勢突破的天仙、真仙、玄仙都是漫天飛,可能夠突破金仙的卻寥寥無幾。
這還是天道感受到了危機,下意識的放鬆了對修士的壓制,否則情況還會更加糟糕。
對傳承古老的道脈而言,只有證得金仙道果才有資格成為嫡傳,登上道脈名錄,再往下的都屬於炮灰。
包括武道一脈也不例外,金仙之下的修士都屬於普通弟子,唯有突破金仙才能夠真正獲得傳承。
並非大家刻意提高門檻,實在是大道難求。若是連第一步金仙不朽都邁不過去,也沒有資格追求大道。
突破金仙就不一樣了,近乎與日月同輝、天地同壽的悠長的壽元,讓他們擁有足夠的時間去追求大道。
哪怕是一頭豬,修行的時間足夠長,那也能夠成為二師兄。只要道心堅定,哪怕靠著時間一點一滴磨,也能夠磨出成果來。
大家都在重質,就李牧在這裡走量。在天界之中,也沒少鬧出笑話。
沒有法子,修行這玩兒不行就是不行。擁有絕對的數量優勢,可是誕生的高手數量,武道一脈並不比天庭其他幾大派系多。
唯一的優勢在於中下層力量迅速膨脹,擁有了一支可以拿得出手的天兵天將,在三界之中打響了勾陳帝宮的名頭。
對這種情況,李牧絲毫不慌。誕生的金仙數量雖然不多,可是有潛力突破金仙的種子,卻是在不斷增加之中。
金仙之境就卡住了,往後突破更高境界的機率就更低了。即便是僥倖突破,潛力也止步於此,在很多大能看來,這種庸才培養起來並沒有意義。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