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道在諸天笑傲風雲第二章、講道與巔峰對決三清的身形出現在高臺上,場上瞬間安靜了下來。一個個恭恭敬敬的開始行禮,彷彿是心靈感應一般齊聲高呼:“拜見聖人!”
混入人群中的李牧內心一沉,聖人比他預想之中還要玄妙一些。什麼都沒有幹,僅僅只是聖體的本能就能夠影響在場的數十萬生靈。
李牧還發現,聽道也不是什麼人都有資格,因果業力深厚之輩直接被挪移了出去。
若非領悟了一絲空間法則,剛才的變故險些被他忽略了過去。看在場眾人的反應就知道,完全沒有注意到身邊的同道離去,或者說潛意識的忽略掉了。
沒有出手干擾,僅僅只是本能行為,就能夠造成如此大的影響,李牧深深被震撼了。
從現在開始,他就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天帝,而是洪荒之中求生的小蝦米。
沒有鼓舞人心,沒有面提耳命,講道就直接開始了。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不過這也符合太清聖人的人設,修煉的是無為之道,無關緊要的事情自然是能省則省。
如果不是立下大教,需要教化眾生,估計連這講道他都懶得參加。
過程不重要,關鍵在於大道。無為之道、金丹大道、丹道、陰陽大道、四象大道……太清聖人涉獵的範疇,比神話傳說中廣泛得多。
不光涉獵廣,關鍵是每一種大道的領悟都不低,全部都涉及到了法則。只是不知道為什麼,太清聖人對每一種法則都是淺嘗即止。
究竟是講道有所保留,還是洪荒世界的法則太難領悟,那就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貪多嚼不爛,大部分聽道者都非常明智的選其中一兩種大道主修,李牧算是場上為數不多的例外。
甭管能不能消化,先記錄下來準沒錯。這種開掛的機會,萬萬不能錯過。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太清聖人絕不是傳說中那麼無為,更像是“無為,無所不為”。
結合神話傳說,李牧非常懷疑他主修的是不是無為大道,這只是放到明面上忽悠人的。
太清聖人開了好頭,後面兩位聖人的講道自然也是如此。沒有任何多餘的過場,玉清聖人直接接上。中途停留消化的時間都沒有,跟得上是機緣,跟不上就是無緣。
道不可輕傳,不經歷挫折是不可能的。現在這一出,某種意義上也是三清聖人對眾人的一種考驗。
面對繁多的大道,也是需要取捨的。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須要學會取捨。
聖人講道口吐金蓮,漫天的蓮花皆是靈氣所凝聚,某些眼皮子淺的傢伙已經放棄聽道,開始拼命修煉了起來。
當然,更大的可能還是聖人所講大道對他沒來說太過玄妙,壓根兒就聽不懂只能遺憾放棄。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次聽道就是他們的最大機緣,下一次註定是無緣了。
“天之道,清濁有序;聖人之道,順天應命……”
坦率的說,玉清聖人的大道和李牧的契合度更高。如果不是被鴻鈞搶了先,洪荒之中最有資格合道的就是這傢伙。
沒別的原因,從那一句“順天應命”就知道,這位是跟著天道混的頭號馬仔。
可惜他只是天道之下的一位管理員,更大的許可權在鴻鈞手中,同領導意志相違背的打工仔,闡教下場肯定好不了。
通天聖人更不說,擷取一線生機的教義,那就是在刀尖上跳舞。
天衍四九,遁其一。
別人都在四九天道之中混,就截教要去走那遁其一路線,雙方的差距實在是太明顯不過了。
大道相左,截闡分道揚鑣也成為了必然。以道觀人,李牧可以肯定現在三位聖人的關係已經出現了裂痕。
不需要替這些傢伙操心,甭管怎麼鬧,人家都是這方世界的主宰人物。即便是世界涼涼,都可以跑路離開。
當然,能不能跑掉又是另外一回事。世界層次越高,天道的力量就越強大,相應的也就越難超脫出去。
拋開這些雜念,李牧進入了悟道之中。不同的世界,所蘊含的法則也不一樣。
相比大荒世界,洪荒世界的法則就要深奧得多。如果說大荒世界的法則是一滴水,洪荒世界的法則就是一片汪洋。
原本大成的法則領悟,現在又變成了入門級。即便只是入門,也讓李牧在同境界修士之中脫穎而出。
很多大羅之境的修士,法則都沒有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