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沒有變化快,突如其來的變故,嶺南王是懵逼的。說好的聯合,到了關鍵時刻,一個個盟友都掉了鏈子。
大家都期待著別人去履行盟友義務,自己悶聲發大財。以至於事到臨頭,只餘下嶺南王孤軍奮戰。
沒有任何意外,同時面對兩大霸主的圍攻,嶺南王自然是招架不住。
遭受鬼禍的東滇州第一個淪陷,緊接著徐、蔡兩路諸侯也加入到落井下石的隊伍中。甭管之前談得多好,都抵擋不住大家擴張的慾望。
人性就是這麼現實。此時擴張還有一絲成為贏家的希望,履行盟友義務那就唯有敗亡一條路。
談別的都沒用,現在大家搏得都是一線生機。從踏上爭霸天下的道路開始,就再也沒有了退路。
各路諸侯爭先攻伐,天下徹底陷入混亂中。如果說嶺南王是第一個倒黴蛋,那麼越王就是第二個倒黴蛋。
被李牧拖入戰爭,看似實力損失不大,卻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剛剛結束戰爭,還來不及喘口氣,又被吳王給盯上了。趁越王兵力被拖在南越邊界,尚未調回的契機,吳王突然偷襲了東越之地。
自古都有吳越一體的說法,吳王想要成為真正的霸主,必須要先拿下越地。
機會送上門,吳王自然不會放棄。要是不趁現在的機會擴張勢力,等各方反應過來,再想一統吳越之地就難了。
被人撿了便宜,李牧也不惱。既然參與了亂世爭霸的遊戲,他就做好了這方面的準備。
一時的勝利並不代表什麼,只有最後的勝利,才是真正的勝利者。
拿下了預定的兩州之地,李牧就停下了進攻的步伐。在天下這座大棋盤之中,嶺南只是一隅之地。
現在局勢發生了變化,前面制定策略也變得不再適用,必須重新調整戰略。
……
“王爺,剛剛族中傳來訊息,北方的涼王、魏王、晉王、燕王四大諸侯已經結盟,看樣子是準備先進行清場。
按照現在的局勢發展,北方群雄肯定擋不住四大諸侯王多久,我們的計劃必須要改變。
若是按照原來的穩紮穩打,恐怕不等我們平定南方,北方霸主就先一步誕生了。”
說話的一名來自主脈的族叔,既然是分頭下注,肯定不是光說說就能行的。
財力、物力,李牧都能夠自給自足,主脈支援的自然就是人力。
門閥世家的底蘊,不僅僅體現在武力上,更體現在人才儲備上。
只要能夠一直勝利下去,這些人就是最可靠的助力。若是爭龍失敗,那麼沒得說,肯定會被賣上一個好價錢。
這方面的覺悟,李牧早就有了。個人或許能夠保持忠誠,但是利益集團一定能夠被收買,忠誠只是因為別人給的價碼不夠。
不管怎麼說,這些的人加入都為小團體注入了活力,改變了小貓小狗兩三隻的窘迫局面。
這方天地實在是太大了,從南到北計算單位都是萬里,想要打造一支情報組織實在太難了。
哪怕是傳承三千多年的定遠侯府,手中的情報也只是靠聯姻抱團。真正有實力將情報網路在全天下鋪設的,唯有門閥世家。
眼下在情報上,李牧不得不依賴主脈。自己的情報組織,能夠覆蓋自家地盤就很不容易了。
北方四大諸侯背後就是四大門閥世家,與其說是四大諸侯聯合清場,不如說四大門閥世家在聯手清場。
古宙大帝重傷不出,殘存的皇室一脈在舔傷口,大周的威懾力已經不復存在,無力繼續壓制這些門閥世家。
現在只是開始,接下四大門閥世家還會持續發力。若非李牧也算門閥世家的一員,也不會提前收到訊息。
真要是等清場開始才收到情報,那就徹底完犢子了。北方局勢一旦塵埃落定,必然會揮師南下。
以南方這幫諸侯的實力,同北疆的這些巨無霸相比,明顯不是一個檔次。
即便是快速擴張,可能導致根基不穩,內部隱患深埋,但是有門閥世家支援,這些問題都可以暫且壓下。
大不了就是新生王朝短命,並不影響爭龍大戰的勝利。
不想在在這場變局之中淪為炮灰,唯有再此之前統一南方諸州。就算拿不下整個南方,起碼也要統一大半個南方,才有對抗的底氣。
再次到了抉擇的時候,李牧盯著地圖暗自嘆氣。自己一苦修之士,被迫捲入了亂世爭霸的遊戲,並且還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