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一萬石糧食,交到大軍手中時可能千石都不到。
以戰養戰就是笑話,草原部落行蹤飄忽不定,誰敢保證一定能夠找到?
萬一運氣不好,幾個月都碰不上一個部落,大軍豈不是要吃土。
要不是耗費太大,李牧的西征大軍也不會遲遲沒有徵召完成。
彷彿是在思考李牧提議的可行性,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間誰也沒有開口。
眼見氣氛發生變化,一直笑呵呵的秦王突然說道:“真人,為了大明眾生的安危,遠征草原之事我等義不容辭!
只是遠征軍該如何組織?需要大家各自做些什麼?如何進行指揮?後勤如何保障?
還請真人示下!”
甭管朝堂怎麼爭鬥不休,皇室的目標都很明確——先擊退來犯的草原人,保住自家的百年基業。
其它問題,一切都可以等後面再說。
現在正是龍蛇起陸之時,一旦草原人破關,天下野心家還不知道有幾多。
若非局勢所迫,神武大帝的“開疆令”也不會順利透過。本質上就是為了將野心家往外引,免得動搖自家根基。
至於大軍的主導權?
開玩笑,大明王朝現在缺的是兵嗎?
要是朝廷願意,再募兵百萬都沒問題。可是他們沒有那麼多錢糧,根本就養不起這麼多人。
誰拿到了大軍的主導權,誰就要負責這而二三十萬人的吃喝拉撒。
就算是原地不動,每年都要支付上百萬兩的開銷。這些募兵,可比自帶乾糧的衛所兵貴多了。
一旦征戰草原,一年開銷上千萬都是正常操作。並且還是越深入草原越貴,繳獲的戰利品能夠填平賞賜,那都是上天保佑。
大明王朝已經有了九邊的吞金巨獸,再來這麼一隻巨無霸,那就是在自己玩死自己。
對皇室而言,先將各方勢力忽悠出去,解了自己北疆的燃眉之急才是最重要的。
朝廷養不起,華山派就更養不起了。為了賑災,華山派現在陸陸續續已經發賣了數百萬畝土地期權。
現在要籌措西征軍費,自然只能繼續賣地。為了增加公信力,也為了增加顧客數量,所以拉上武林各派是必須的。
有了這些地方豪強配合,才能夠將這張畫餅賣到大明兩京十三省。要不然光華山派勢力範圍計程車紳、商賈,如何承擔的起這筆鉅額開銷?
看了眾人一眼,李牧微微一笑:“貧道有兩個方案:其一是我們各自籌措軍費組建遠征軍,只有遇到敵人主力才聯合作戰。
其二是大家一起籌措軍費,聯手組建遠征軍,由各派派人組建聯合指揮部,共同指揮軍隊作戰。
當然這兩種不同的方案,大家所承擔的風險不一樣,戰利品分配也不一樣。
第一種方案,大家平時要各自為戰,只有關鍵時刻才聯合,所以只能各憑手段。
第二種方案,大家共同承擔風險,所以直接按各自出力大小分配利益。”
聽了李牧的提議,不少人都在心裡嘀咕:兩種方案,卻只有一種選擇。
誰都不是傻子,獨自組建遠征軍確實很自由,也有足夠的話語權;只不過能不能活到戰後,那就是一個未知數。
武林高手到了草原上打打游擊還行,正面同草原騎兵硬槓,不是誰家都有先天宗師坐鎮,可以一上來就先幹掉敵人統帥。
縱使組織了幾萬大軍,遇上了敵人主力,還是難逃覆滅的命運。
畢竟,精銳騎兵訓練也需要時間。
“真人言之有理,自古都是風險和收益正比。老道沒有太大的野心,我武當派選擇第二種方案,願與諸位同道聯手。”
沖虛道長灑脫的說道。
不知道的沒準直接就被糊弄了過去,真以為武當派沒有了想法。瞭解真相的都清楚,南方各派那是真的無能為力。
不光是缺戰馬,更缺能上馬計程車兵。萬人的騎兵隊伍都湊不出來,總不能派步兵到草原上和胡人交戰吧?
不光是武當,絕大部分勢力都沒有獨自組建遠征軍的實力。若是在這個時候逞強,搞不好到了草原上就成了炮灰。
關鍵是冒了全軍覆沒的危險,到了草原上遇到了肥肉,以他們的實力也吃不下。
既然如此,還不如何華山派合作算了。起碼有先天宗師隨軍,大家的心裡有底。
縱使踏入埋伏圈,也能夠殺出一條血路來,不會出現全軍覆滅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