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道在諸天笑傲風雲第一百零八章、事了拂衣去時光匆匆而過,恆山之上已經開始張燈結綵。回關中過春節的口號,最終還是沒有能夠實現。
在魔教勢微的大背景之下,山西魔教分舵自然不能例外。面對五嶽劍派的持續打壓,他們很快就淪為了過街的老鼠。
如果還是原來的魔教苦哈哈,打壓到了現在這一步,沒準華山派現在就要收手了。
可惜財帛動人心,劫掠四方的魔教教眾,終於做了一朝翻身農奴,遺憾的是來不及唱歌就被盯上了。
田產土地不好和皇帝搶,但是一些浮財、房產和商鋪,那就不客氣了。
江湖中人煞氣重,何況還是專業的道門出身,凶宅不凶宅李牧真心不在乎。
就算是賣不掉,還不能夠自用麼?
無論是充當商鋪貨站,都是價值的體現。
實在是用不上,就扔在那裡放著好了。過上幾十年,誰還記得那是凶宅呢?
或許是恆山派跑太快,以至於各方來不及反應,這一波山西武林著實有些悽慘。
三晉僅有的兩家一流大派,恆山派元氣大傷,有五嶽聯盟在總算可以維繫;另一家五臺山清涼寺直接慘遭滅門,殘存的幾個和尚現在還在為重建山門而努力。
剩下的二三流勢力就更不用說了。即便是僥倖逃過一劫,也沒有膽子在這個時候跳出來搶奪戰利品。
眼下的局勢非常明顯,五嶽劍派開始主導三晉武林的走向。想要在三晉之地棲身,就必須要先拜碼頭。
李牧不是吃獨食的人,何況就華山派那點兒人手,哪怕是加上殘存的恆山派,也照顧不到整個三晉大地。
按照江湖最通俗的做法,自然是收小弟了。小弟管理地方,老大直接向小弟收取保護費。
萬一遇到了正邪大戰這種大型武林公益活動,還可以將小弟推出去擋刀。
只是小弟也不是誰都能夠當的。
太強容易反噬自身,肯定的不行;太弱的鎮不住場子,什麼事情都要找老大解決,純粹就是一負擔。
野心太大的控制起來麻煩,李牧沒有功夫和他們鬥智鬥勇,直接排除掉;沒有野心的駕馭不住地方,還是不行。
窮兇極惡、聲名狼藉的會有損自家的聲譽,顯然是不能用;名聲太好的在地方上威望太高,更不能用……
一連串的限制條件下來,附和條件的武林勢力就不多了。現在李牧終於明白為什麼少林寺喜歡招收俗家弟子了。
除了可以收取一筆費用之外,自家培養出來的弟子多少總有幾分感情,扶持品性好的管理地方,總比用什麼都不瞭解的陌生人強。
可惜這些華山派學習不了。除非全員出家,否則搞個俗家弟子出來,只能不倫不類,徒惹江湖中人笑話。
換一個說法,比如說:外門弟子、記名弟子?
仔細琢磨、權衡利弊之後,李牧還是打消了這些不切實際的念頭。最核心的原因還是資源。
少林寺敢那麼玩兒,那是他們手中的資源太豐富了。至少普通修煉資源供應,他們是綽綽有餘。
華山派不行,就算是立即擴大藥材種植面積,最快也要十年之後才能夠看到成果,實際時間可能會更長。
藥田需要培養,專業的藥農同樣需要時間培養。在這個敝帚自珍的年代,這種記憶傳承大都是父子相傳,肯帶徒弟的都不多,想要學到真本事就更難了。
按照當代的培養習慣,沒有二三十年甭想出師。想快也快不了,不經歷幾波從頭到尾的種植、管理學習,誰也不敢放心。
手中沒有足夠的資源,收了徒弟也沒有辦法系統性培養。總不能像普通江湖幫派一樣,只顧年輕時爽快,一旦上了年紀就是滿身傷痛。
這也是名門大派和普通江湖幫派的最大區別。
名門大派弟子從練武開始,就注重身體根基,從小養護身體、經脈的藥物就沒有斷過。
普通江湖幫派沒有那麼優越的條件,基本上都是小傷靠自愈,最多配點兒金瘡藥,重傷才找醫生。
年輕時代影響不大,一旦上了年紀,這些日積月累的小毛病,就變得非常致命了。
除非有過奇遇,否則普通的江湖中人,甭管年輕時代多麼風光,晚年都免不了在病床上走一遭。
江湖中從來都不缺聰明人,若非受限於資源,大家又豈能讓少林一家專美於前?
挑選小弟、劃分地盤、確定供奉額度,李牧忙得是腳不離地,就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