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就出現了火爐旁的這一幕。一名年約十七八歲的少年,正不斷的將奏摺往火爐中丟,氣得幾個文官大佬暴躁如雷。
猶豫了半天,實在是忍不住的劉閣老,終於還是爆了粗口:“陛下,這實在是有辱斯文!”
沒法子,皇帝始終都是皇帝。在眾目睽睽之下,他也就只能來這麼一句有辱斯文。
至於痛罵皇帝昏君的,那隻存在於戲文裡。現實中那麼幹的鐵憨憨,一個個都死得渣都不剩。
君臣有別,就算是要噴也必須要講究技巧,最起碼不能帶一個髒字。
否則,就算是皇帝大度不計較,政敵也會利用君前失儀的罪名,讓你萬劫不復。
“劉閣老的意思,這麼燒不對,要撕開了燒,才附和斯文麼?”
說話間,正德皇帝已經將手中的奏摺撕成兩半,扔進火爐裡。
“嗯,確實要撕開了燒。現在火旺了不少,劉公果然好見識。
要不你們也來點兒,這麼多的奏摺,光讓朕一個人撕,要撕到什麼時候?”
看著裝糊塗的小皇帝,劉健已然沒了脾氣。
除了剛登基的那幾天外,正德就從來沒有讓他們省心過。
尤其朝廷鬥爭受挫之後,小皇帝的報復心一下子升了上來,拿出了各種五花八門的手段折騰。
勸誡,沒有問題。隨便你怎麼說,但凡是聽進去了一句,就算皇帝輸了。
若是揪住了皇帝的把柄,正德可以立馬認錯,然後接下來還是該幹嘛幹嘛。
反正人家是皇帝,只要臉皮足夠厚,大臣們也拿他沒折。
惹急了眼,這位皇帝還可以帶人打大臣的悶棍。據不完全統計,自正德繼位以來,已經有兩位數的御史慘遭毒手。
好在皇帝知道輕重,揍得都是一幫無關緊要的御史,沒有對朝中要員下手,否則局勢還會更加腦子收拾。
赫赫有名的“八虎”太監,就是皇帝的幫兇,在朝堂作威作福。
最有意思的是,皇帝如此瞎折騰,朝政還能夠正常運轉,甚至還運轉的不錯,頗有幾分國泰民安的錯覺。
一旁的李東陽跟著勸說道:“陛下,這麼鬧下去也不是辦法。朝中百官都罷朝了,現在都在向你討說法。”
或許覺得一個人燒著沒意思,丟掉了手中的奏摺之後,正德躺在太師椅上若無其事的說道:“罷朝,就罷朝好了。
大家天天上朝也挺辛苦的,傳旨下去,朕體恤文武百官的辛苦,先放他們三個月的假。
後面等到時候看具體情況,再說吧!反正有他們不多,沒他們也不少。”
這樣的話要是傳了出去,估摸著文武百官非得炸鍋不可,尤其是跪在外面討說法的,估摸著要忍不住罵暴君了。
“有他們不多,沒他們也不少”。這樣的話,是一名皇帝該說的麼?
雖然基本上也是事實,大明王朝有兩套運營班子,除了京城這一套班子,南京還有一套替補的。
真要是把皇帝逼急了,直接讓他們下崗,讓另一套班子上馬,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
在文官集團做大之前,皇都擁有掀翻桌子的底氣。反正天下什麼都缺,就是不會缺想做官的。
謝遷搜了搜額頭道:“陛下,大家每天上朝只是本份,做了這個官就要履行相應的職責,哪裡有什麼辛苦不幸苦的。
我看放假就不必了。要不你出去露一面,先安撫大家回家。這大冷的天,萬一凍壞了幾個,傳出去也有損您的……”
突然間,謝遷發現自己說不下去了。恭維也得有點兒根據才行,跟眼前這位小皇帝談聲譽,那純粹就是在諷刺。
正德搶先說道:“這話可是你說的,我只是去露一面,你們就負責把他們給打發了。”
不等幾位閣老開口,他又繼續補充道:“你們也來評評理,天天都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朕只是收攏了一些無主之地,戶部都沒有過記錄,怎麼就算是與民爭利了?
誰要是不服,大可以去查。朕圈的地,要是有一畝登記在冊,我把腦袋砍下來給他們當球……”
不等正德把話說完,幾人立即臉色大變。要是再讓小皇帝胡說八道下去,他們就要成亂臣賊子了。
幾人急忙跪了下去,誠惶誠恐的說道:“陛下,切勿這麼說!切勿如此啊!”
拿皇帝的腦袋當球踢,古之亂臣賊子都不敢幹的事情,更何況是他們這些柔弱書生。
就算文官中有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