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只是一面令旗,這背後卻是日月神教影響力的擴散。
只要東方不敗的手腕過關,就不愁沒有江湖中人加入,甚至一些飽受大派欺凌的中小勢力也會投奔過去。
不出十年,日月神教就能夠恢復到昔日的巔峰,到時候再想要壓制可就難了。
遺憾的是正道各派都想其他人出頭,誰也不願意接過抗魔重任。
或許在很多人眼中都是:天塌了,自有高個子先頂著。反正有少林、武當、華山三派在,到時候推一個出來就行了。
大家都能夠沉得住氣,李牧就更不急了。反正日月神教再怎麼囂張,也沒有跑到華山派的地頭插旗。
現在他的目光在海貿之上。經過了三年時間的摸底,又經過了三年時間的摸索、籌備,前前後後花費了六年時間,終於到了收穫的時候。
不得不承認,這年頭的海洋貿易就是暴利。條船跑一次日本航線,就有上萬兩的純收益。
這可比在陸地上刨食,強得多了。
華山派的產業不少,甚至某些產業一年的進賬就有幾十萬兩,可那只是營收不是利潤。
真正能夠一年貢獻“上萬兩純收益”的產業,還是少之又少。大部分產業的意義不是賺了多少錢,而是養活了門派弟子。
比如說:將南邊的茶葉、食鹽、絲綢弄到草原上換取馬匹、牛羊,又返銷回中土,看上去那就是妥妥的暴利產業。
實際上這年頭坑爹的交通,層出不窮的山賊土匪,來無影去無蹤的馬賊,就消耗了大量的利潤。
如果不會控制成本,或者是經營能力不夠,一樣能夠賠得底朝天。
想要謀取暴利,也得將東西運到才行。茶葉、食鹽之類的商品好說,只要加強防護就行。
可是換取到的牲口,還沒有到江南就死傷慘重。因為死亡率的緣故,除了價格較高的戰馬之外,商人就很少運牲口下江南。
要麼在北方銷售掉,要麼製成肉乾再進行銷售。很遺憾這年頭肉乾沒有市場,達官貴人看不上,普通民眾又消費不起。
與其說是在賣肉乾,不如說是在賣食鹽。因為醃製肉用的食鹽,遠比肉本身貴。
摻合這項買賣,華山派除了解決自己吃肉問題,為門中弟子提供了一批就業崗位外,實際上並沒有賺到什麼錢。
確切的是賺到的錢變成了囤貨,因為銷售不暢的問題,華山派的手中積壓了大量的肉乾。
每年新增上千噸囤貨,這就是全部的利潤。要不是華山派手中有便宜鹽,李牧都不敢這麼玩兒。
若非變現難,坐擁草原貿易線的晉商,早就成了暴發戶,也不至於等到後金崛起才大發橫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