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田地,可以一目瞭然的界定價值。
所有人都知道鹽商富,可究竟富到什麼地步,尚且是一個未知數。
其它玩兒絲綢、經營茶莊、票號的,那就更難界定利潤了。榜單上也沒有詳細資料,只是一個磨輪兩可的推測。
拱火的意味太明顯了,比如說少林寺就不服氣。雖然自家產業確實多了一點兒,可是自家的丁口也多啊!
好多產業都是門人弟子掛靠在名下的,寺內只是象徵性的收了點兒錢,並沒有拿走全部收益。
相比之下,世家大族才是真的富。核心子弟就那麼點兒,人均財富絕對是冠絕天下。
只是這都沒有意義,雖然榜單上提了一筆:掛在名下的產業,可沒有具體的清單。
縱使是方正自己,估計一時半會兒都搞不清楚,哪些產業是掛在自己名下的,哪些產業寺內直接持有。
仇富是傳統,尤其是對為富不仁者,更是天下人人痛恨的物件。
榜單一出爐,上榜者們就如坐針氈,彷彿是天塌下來了一般。
尤其排名榜首的衍聖公,據說直接被氣得當場吐血身亡,孔家人當場上奏朝廷,要緝拿汙衊自家聲譽的江湖百曉生。
不等他們的奏摺發出去,內閣就以最快的速度,下發了對“江湖百曉生”的通緝令,世家大族、佛宗、少林等武林勢力也動了起來。
歸根結底,就是因為“百曉生”臨走前說了一句,榜單沒有製作完成,還要增補八十位湊夠百人團。
對朝廷百官來說,這就非常要命了。“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大明的吏治早就崩潰了,別看朝中大員一個個看起來都是清廉之輩,可背後乾淨的真沒有幾個。
尤其是世代為官的,更是膽戰心驚。萬一不小上了榜,人家在上榜理由上寫一句貪汙所得,豈不是要遺臭萬年?
要知道後面可還有八十個名額,搞不好身家過百萬兩的就有機會上榜,宦官世家稍稍一努力,幾代人的積累加起來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