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入蜀”,姚不周靈機一動,彷彿被開啟了思路,一下子變得興奮了起來。
“師弟,你不覺得現在正是入蜀的最佳時機麼?”
聽到姚不周的發問,李牧對這位師兄又高看了一分,看來這個掌門大弟子也不完全是吃素的。
知道局勢不利,就要轉化為戰略之爭,儘可能的拉近雙方的差距。
“姚師兄,莫忘了我華山派可是名門正派。此刻若是西進,讓江湖中人怎麼看?
何況,蜀地武林也不是軟柿子,真要是幾大勢力聯合起來,一時半會兒我們也拿不下他們。
師兄是準備和他們耗十年,還是二十年?
另外,四派的立場我們也必須要考慮上。一旦我們全力入蜀,五嶽聯盟就名存實亡了。
沒有五嶽聯盟,我華山派也就一個實力強大的區域性門派,再也不復現在主導江湖格局的能力。
這個代價,我們承受不起。”
名門正派總得要點兒臉,師出有名是必須的。入蜀的機會雖然出現了,但是蜀地這塊肥肉實在是太大,能夠將華山派直接噎死。
別的不說,光人手就是一個大問題。就憑華山派這點兒弟子,就算是翻上兩三倍,也吞不巴蜀之地。
相比之下,拿下洛陽府就簡單的多了。打著抗魔的旗號,直接將當地的武林勢力坑死完事,道義上完全不需要受指責。
區區一個府,自然比不上巴蜀大地,但是勝在華山派可以一口吞下。
要是經營的好,華山派的財力能夠增加三分之一,要是再和恆山派一起將魔教驅逐出三晉大地,那收益就更大了。
財力翻倍,華山派的發展瓶頸也就開啟了。接下來慢慢修養生息,積攢底蘊就是了。
沉澱個十幾二十年,估摸著江湖中人也差不多習慣了華山同少林武當鼎足而立的現實,後面就好操作得多了。
不等眾人開始討論,寧清羽率先開口說道:“五嶽聯盟是門中百年大計,萬萬不能在我們手中終止。
眼下確實是入蜀的最佳時機,可惜江湖大義不容許我們這麼做。這個問題就不用再討論了,繼續商議救援少林的事。”
江湖規矩:在正邪大戰期間挑起正道內鬥,就算是贏了,也會不容於江湖。
看得出來寧清羽對自己的大弟子還是要感情的。發現了李牧在給自己的弟子挖坑,果斷的選擇了揭過話題,要不然接下來姚不周就要被埋了。
要知道上一次議事,蔡不離就是一步步被引入坑中,迷迷糊糊的就把自己玩出了局。
受到了幾名劍宗長老的示意,風清揚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說道:“掌門師兄,我覺得李師侄剛才的提議就不錯。
要救援少林寺,洛陽也是必經之路。先拿下洛陽府,再觀望接下來的局勢發展也不晚。
如果大家沒有意見的話,那麼我們就商議一下,由誰帶隊救援少林寺。
率先宣告,這種事情風某幹不了。無論是協調各派關係、組織武林同道,還是同魔教比拼智慧,風某都不是那塊料。”
權衡利弊誰都會,大家都是江湖中人,又不是朝堂中的政客,還幹不出為了反對而反對的事情。
李牧的提議,甭管救援行動成功還是失敗,起碼能夠清除異己,外帶一個洛陽府墊底。
為了東出計劃,華山派都折騰了上百年,現在機會來了,自然不容錯過。
如果寧清羽沒有重傷在身,這種重要的任務由掌門親自上,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遺憾的是寧清羽的身體狀況,根本就不允許這麼折騰。只能從在場的眾人中挑選一人出來主事。
若論武功、聲望自然是首選風清揚,可惜這個領頭人的位置不光是帶隊,還要肩負起同正道各派鬥智鬥勇的重任。
總不能讓風清揚當傀儡,由其他人總領全域性吧?
誰要是敢這麼提議,估摸著風清揚立馬就要和他出去練練。
除了風清揚之外,下面就不好選了。論武功、論聲望、論手腕、論身份地位,誰都沒有超人一等。
……
“嶽師兄智勇雙全,可堪此大任……”
“不行,嶽師兄雖然武功不差,但是統籌全域性的能力有所不足,我看還是封師兄更合適……”
“師弟,此言差矣。封師兄性子火爆……”
……
沒有任何意外,劍氣兩宗都推出了自己的人選,可惜都被對方給否決了。並且否決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