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自然的突破。”
好吧,李牧承認自己在忽悠人了。幾大頂尖勢力相約不讓丹藥擴散,主要是為了維護自家的霸主地位,遠沒有到立即滅人滿門的地步。
畢竟,這年頭丹藥也不好湊,很難批次生產。別看四派一下子煉了不少,可那是他們無數年積累的結果。
為了這些丹藥,四派不光搜刮了自己的庫存,就連錢包都乾癟了下來。
今後再想要煉製,那就只能看運氣了。想要靠丹藥資源批次堆出高手,就連大明朝廷都做不到。
只不過擁有丹方的門派,更容易受到大勢力的打擊卻是真的。
當然,日常被大勢力照顧,其實距離滅門也不遠了,李牧的警告也不算太過誇張。
事實上,煉製丹藥也是一個門派底蘊和財力的雙重體現。
作為五嶽聯盟中萬年老二,泰山派的底蘊和財力都遠在三派之上,所以才能拿出最多的藥材,分走最多的丹藥。
衡山派的實力雖然不怎麼樣,可他們畢竟身處魚米之鄉,財力上較苦逼的恆山派和瑟瑟發抖的嵩山派,還是有很大優勢的。
錢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是錢能夠解決大部分問題。這也是衡山派的錢不夠多,要是再多砸點兒下來,李牧還可以幫他們再湊上幾爐。
當然,也僅此而已。再多李牧也無能為力了,華山派的庫存也不豐富,經不起禍禍。
包括這次煉丹,華山派都是在旁邊看著。甭管門中多少人眼饞,都被李牧給壓制住了。
理由非常簡單:不患寡而患不均。
真要是咬牙煉製幾爐丹藥出來,到時候給誰不給誰,又是一場風波。
作為一個怕麻煩的人,李牧不想為了些許丹藥,就鬧得宗門上下舉派不寧,乾脆就不去煉製了。
美其名曰:武者要靠自身努力,不能倚仗外物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