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活成最討厭的人(2 / 3)

小說:逐道在諸天 作者:新海月1

輻射的大西北,加起來每年能夠貢獻百來萬兩的收入。

這還是因為西北地區時常遭遇天災,局勢有些不穩,影響了商業貿易發展,否則這筆收入還能再上浮個兩三層。

莫說是普通商人,就連朝中大員、王公貴族門下的產業,到了地頭上還是一樣要繳。

頭鐵不是沒有,只不過李牧很少聽說。或許是因為先輩們做得太好了,讓大家養成了按時繳納保護費的好習慣。

當然,錢也不是白收的。混江湖最重要的就是講義氣,拿人錢財就要與人消災。

在自家的地頭上貨物出了問題,或者是遭遇地痞流氓騷擾,都可以來尋華山派幫忙。

若是不小心得罪人,比如說惹上衙門裡那幫瘟神,也可以請華山派出面說和,當然這筆業務得重新算錢。

只要砸得起錢,就算是得罪了知府、巡撫,生意還是可以照樣做,不用擔心被人家打擊報復。

在關中地區,論起對衙門那幫胥吏的震懾力,華山派的名頭比任何朝中大員都好用。

資本的貪婪永無止境,面對一群殺人如麻的武夫,大家也不得不選擇從心。

畢竟,不按時繳納保護費,搞不好哪天就會惹來滅門之禍,最後被連血帶骨頭被人給一起吞了。

可是朝廷想要收取商稅,那就不行了。既然能夠講道理,大家幹嘛還要怕呢!

三十稅一也是錢,萬一讓朝廷收上了癮,後面繼續加徵怎麼辦?

或許不用等後來,以官僚們的節操,層層加碼之後,到了具體執行的時候,不把稅收翻幾倍那才有問題。

本來商賈就和官僚集團有不清不楚的聯絡,對自家人的節操,大家實在是太瞭解了。

為了兜裡的銀子,大家果斷的選擇出動出擊,搶先用繳稅的銀子餵飽了朝中大員,免得讓自己淪為菜板上的肉。

發展到了現在,已經不僅僅只是單純的賄賂了。

聰明的商人早早就改變了策略,以書院為紐帶不斷資助寒門士子,增加自己在朝堂的實力。

在這種背景下,商稅就更加收不起來了。

要不然僅憑商業稅收一項,大明朝廷的財政收入最少能夠增加二分一,要是吏治清明翻倍也不是沒有可能。

不是商業稅收入高,主要是大明王朝財政收入低,並且還是以實物稅為主。

包括米麥、絲、棉、布、鹽、銅、硃砂、鉛……亂七八糟收了一堆,別的不說光運輸儲存就是一個大問題,折價、火耗都高得可怕。

反倒是現銀,只有區區三四百萬兩,以朝廷官僚們的節操,這些收入全部折算下來,估摸著也就兩三千萬兩之間。

朝堂的事情,不需要李牧操心。可是善後的問題,他這個華山派掌門卻不得不提前考慮。

按照最近幾年的天災爆發幅度,明顯有了王朝末年的待遇,並且還有越發頻繁的跡象。

只是小皇帝手腕還行,多次下詔減免賦稅,任用的大臣多少有幾分能力,知道組織救災,才沒有釀成大禍。

若是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地處西北的華山派,那就是坐在火藥桶上的巨人。

李牧真心羨慕,那些能夠在天災不斷的時代開發西北的穿越者前輩們。怎奈自己能力有限,根本就學不來。

且不說交通問題怎麼解決,關鍵老天爺不給面子,搞得大西北民生凋零。

到了現在,哪怕是西北的世家大族都開始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每一次大災之後,民間購買力都會急劇萎縮。

絲綢之路又給中斷了,李牧完全看不到開發西北的希望。若是像歷史上那樣,一連乾旱數年之久,恐怕又要上演易子而食人間的悲劇。

向南發展同樣是困難重重,努力了這麼多年,也僅僅只是把觸手伸入到了江南。

動作都不敢大了一點兒,生恐引起了少林、武當的警惕,被人下了黑手。

海外貿易就更不用想了。那都是東南大族和朝中權貴們的自留地,皇帝想要進去分一杯羹,都被給揍了回來。

據李牧所知,少林武當兩家武林泰斗,都不只一次進行過嘗試。

可惜武林高手只是陸地上的王者,海上已經是鉅艦大炮的時代。

在陸地上還可以躲,以武林高手的速度,幾乎不可能被火炮鎖定,到了海上那就與船共命運。

萬一運氣不好,在幾公里之外,都有可能被送去見閻王。武林高手培養不易,哪怕這個命中率只有千分之一,那也損失不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