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年輕時闖蕩江湖、遊戲紅塵,上了年紀看破了紅塵,就回山加入道門苦修。
只是因為蔡嶽二人的緣故,華山派被迫深陷正邪大戰,門人弟子日常傷亡慘重,很少有人能夠全身而退,這種局面才被打破。
現在魔教沉寂,華山派一躍而起和少林武當鼎足而立,這些傳統又被撿了起來。
主要是這年頭娛樂活動少,年輕時代想要揚名立萬,終日要苦練武功,沒有心思關注這些。
一旦上了年紀閒了下來,天天抱著經書看,很容易陷進去無法自拔,或者說是不想拔出來。
李牧沒有多勸,縱橫江湖大半輩子,到了晚年還能夠全身而退,實屬不易。
區別只在於少了一道金盆洗手的環節。不過金盆洗手本就是一個笑話,真要是有生死大敵,人家暗地裡下黑手,直接甩鍋給魔教就是了。
想要全身而退,最靠譜的辦法,還是窩在山門裡當死宅。只要門派一直強大下去,就可以安享晚年。
至於江湖恩怨,直接由徒弟接下就是了,頗有幾分父債子償的意味。
這些對李牧的影響不大,接下來了周清雲的恩怨後,除了來攀交情的多了不少外,尋仇的那是一個也沒見著。
大機率這些人是不會來了。畢竟,敢跑到華山尋華山派掌門晦氣的鐵憨憨,在這個江湖也活不長。
……
王不堯急匆匆的說道:“掌門,西北要出大事了。寧夏駐軍發生了叛亂,安化王趁機打出了清君側,誅劉瑾的旗號。”
武林門派要操心國家大事,傳出去江湖中人都會笑話,可這是一個大派必備的基本功。
看看地圖就知道,安化王叛亂之後,肯定要從寧夏一路殺到京城去。甭管走那一條路,都必須要從華山派的地盤上過。
“匪過如梳,兵過如篦。”
叛軍禍害一遍,官軍再來清掃一遍,大西北的經濟就算是不崩盤,也要後退十年。
站在華山派的立場上,自然是希望戰亂規模越小越好。最好能夠壓制在寧夏一代,不要殃及關中和山西。
李牧處變不驚的回覆道:“知道了。說說具體情況,總不能無緣無故的發生兵變吧?”
王不堯解釋道:“根據我們蒐集到的情報,這次兵變主要原因是寧夏今年滴雨未下,屯田幾乎是顆粒無收,可朝廷那邊……”
不用說,後面的內容李牧也知道了。現如今的大西北,那是“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
其中又以寧夏和甘肅的旱情最為特殊。旱情最嚴重的時候,黃河區域性地區都能夠搞斷流。
在這種背景之下,敢跑到寧夏屯田,可以說不是一般的蠢。
莫說是大明王朝沒錢,就算是國庫堆滿了錢糧,將水利工程修遍整個寧夏,也架不住老天爺不給面子啊!
天不下雨,上哪兒去弄水?
按照道門內部的說法,那就老朱家斬龍脈獲罪於天,一旦天道開始復甦,必遭天地反噬。
結合歷史來看,也不是全無道理。大明王朝絕對是歷史上遭遇天災最多的朝代,沒有之一。
停頓了一下之後,李牧冷漠的說道:“把訊息捅給陝西巡撫,讓他們早做準備,免得延誤戰機讓叛軍做大。”
對大明王朝的效率,李牧完全不抱有任何信心。三年前都在傳朝廷要在寧夏屯田,結果拖到了今年才開始行動。
這一下好了,屯田計劃才剛剛開始實施,就同時迎來了天災人禍。
估摸著主持新政的劉瑾,這一波多半要成為替罪羊,要將腦袋貢獻出來以平息天下人的怒火。
接下來就輪到正德皇帝倒黴了。文武百官被折騰了這麼久,好不容易才抓到了皇帝的把柄,豈能夠就此罷休?
在新政中利益受損的世家大族,被小皇帝暗算的佛門,這個時候都不會放棄這個推波助瀾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