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1 / 4)

傳統的故事是,李嘉誠是白手起家的一代富豪的典範。一個只讀完初中的人,一個茶樓的跑堂者,一個五金廠的普通推銷員,成為了香港的首位富豪。

這個故事是真的,而且李嘉誠的從1940年流落到香港,3年後父親辭世,他決定自己擔當起家庭重任,開始在茶樓跑堂,鐘錶廠打工,在五金店和塑膠廠做推銷員,5年後升至經理。期間不知道嚐盡多少苦楚,也收穫不少能力。他看好塑膠市場的發展,也意識到這是自己出來創業的好機會。他自己的積蓄只有7000港幣,於是他向他的舅父莊靜庵(一說為向叔父李奕及堂弟李澍霖借了四萬多元)借了4萬多元,一共湊夠了5萬元,1950年在筲箕灣開始了他的長江塑膠廠,正式步入企業家行業。以後的故事你都知道,不用我再說。

但是當時李嘉誠從親戚處借回來的4。3萬元是個什麼概念呢?假設當年李嘉誠不是從親戚處借錢,而是自己打工,按照他自己5年攢7000的功力,也需要30年,塑膠的時機早就過去了。1950年前後,香港人的平均月工資是250元左右。5萬元是172個月的工資。如果按照北京人的平均工資是3000算,那麼這筆錢現在大概就是51。6萬元。

這個可以輕易借出去50多元萬做生意的舅父,到底是誰?

此人是莊靜庵先生,廣東潮州人,原任香港潮安同鄉會永遠榮譽會長,廣東省政協港澳委員,廣州潮人海外聯誼會名譽會長。是當時香港的鐘錶行業的富豪,李嘉誠一開始打工的那家中南鐘錶店,就是他的。13年以後,他成為了李嘉誠的岳父。

不可否認,李嘉誠先生的成功,主要來自他的勤奮、刻苦的精神以及智慧,你可以從《李嘉誠傳》裡面好好看看他的故事。但是這個故事裡面除了傳奇和奇蹟,還有一些無法模仿的非個人因素:難得的塑膠、地產以及香港起飛的時代大潮,李嘉誠的天賦,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一個能在關鍵時刻夠借出50萬元的親戚,和一個鐘錶大亨的名譽“無形資產”。創業不僅僅需要努力打拼和一腔熱血,資本與人脈的積累至關重要。

我想他的故事,你也很難模仿。

名人成名了!他原來是10,現在是100,中間做了不少的功夫,這樣的故事既不好看也不勵志——因為太複雜了,誰能學會?

所以名人故事一般告訴你,他原來是1,現在是1000,中間只做了一件事情。反覆的做,就成了。這樣的故事就既好看又勵志了。這樣倒是簡單,但是真能學會嗎?在我看來,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可以只是依靠從眾而成功。

第55節:成功學不能學(11)

最後引用馬雲老師的話。

很多時候少聽成功專家講的話。所有的創業者多花點時間學習別人是怎麼失敗的,因為成功的原因有千千萬萬,失敗的原因就一兩個點,所以我的建議就是少聽成功學講座,真正的成功學是有心感受的,有一天你就是成功者,你講任何話都是對的。

———馬雲

你看,馬雲如果講成功學,一定是大師。

成功不能學 (外一篇)

獨孤求敗下江南

坐在一個著名的大學裡的商學院的咖啡廳休息,我聽到這樣的對話。

你現在這麼累,到底是為了什麼?

為了把公司做起來。

然後呢?

然後可以做大啊!

再然後呢?

然後爭取個投資,然後可以迅速的上市,圈到更多的錢。

然後呢?

然後可以更加大啊。到時候做什麼都可以了。

……

對話的兩個人顯然都有一點尷尬,心照不宣的轉換了話題。事實上,很多公司和很多人就是在這樣子的“大、更大、再大”的目標下面,一天又一天的忙著,直到有一天被一個“更更大”打敗。

金庸小說裡面有一個人叫做“獨孤求敗”,他非常成功的擊敗了一個又一個對手,一直都保持成功,終於有一天。他打敗了所有的高手和高高手,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他徹底成功啦!

獨孤求敗理論上應該很開心,但是他卻開始鬱悶,他需要一個高高高手,給他一次失敗,那將會是他下一次成功的開始。但是這樣的人還沒有生下來呢!

只有打敗對手,才叫成功,而獨孤求敗卻沒有對手,所以他最後鬱鬱而終。

這個人是成功還是失敗?

如果他在五月流浪到江南,遇到到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