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情況也不例外。希拉里從來沒有關注過名牌產品(也沒有錢買),不過,她有一把自己最喜歡的露華濃牌仿玳瑁梳子。當時,她氣得一把從貝齊手裡奪過那把梳子並把它掰斷了。貝齊還從未見過她如此惱羞成怒的樣子,她幾乎要哭了。最後,母親走進她的房間,把她的頭髮向後梳起,又別上了一隻藍色的蝴蝶結,她們三個人都覺得這樣看起來棒極了。
《希拉里傳》嚴苛的童年(9)
畢業舞會危機反映出希拉里正處於發展中的完美主義,這種傾向在許多方面都有所表現。要是她不能把事情做好,就會感覺自己無處藏身、茫然無助。只要涉及異性,即使是隱含的批評,她都會異常敏感。她會馬上面紅耳赤,或者惱羞成怒,轉身就走。她不喜歡被人質疑,因此一個朋友得出了一個也許過於簡單化的結論:“與男人打交道時她不喜歡處於下風。”
1961年,希拉里讀10年級,與父親的矛盾也更加尖銳了。而就在這時,一位改變她一生的人物周身散發著生命活力,駕駛著一輛紅色的雪佛蘭黑斑羚敞篷跑車闖進了她的生活。在認識比爾?克林頓之前,他是希拉里最重要的導師,他就是衛理公會教派青少年牧師唐恩?瓊斯教士。那一年,他26歲,在海軍服過4年兵役,剛剛從新澤西州德魯大學神學院畢業。希拉里以前從來沒有遇到過他這樣的人,瓊斯成為一個介於父親、兄長和俠客之間的人物。
在瓊斯出現之前,希拉里的政治意識和她的宗教意識停留在兩個不同的層面上。瓊斯讓希拉里和帕克裡奇的其他幾個年輕的衛理公會教派成員去閱讀T?S?艾略特和E?E?康明斯的作品;用神學和地理政治學術語來為她們賞析畢加索的畫作;跟他們一起討論《卡拉馬佐夫兄弟》裡的大檢查官杜斯妥耶夫斯基;播放鮑勃?迪倫新唱片中的《大雨將至》這首歌給他們聽。在週末,他還會帶領帕克裡奇這群生活優越的少年新教徒們去芝加哥的黑人教堂和西班牙教堂參觀,同那裡的青少年進行交流。
瓊斯不僅是希拉里少女時代最重要的老師,在以後的幾十年裡也一直是她的顧問,他的教誨始終如一地為身處逆境的她指引著方向,鼓勵她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刻也要“儘自己的努力為他人服務”,透過行善來撫慰自己不平靜的靈魂。此後,在她生命中幾乎每一個痛苦與恥辱的關口,她都會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來重溫這些教誨。在二十多年間,希拉里一直和瓊斯保持書信聯絡,同他探討信仰的要素以及人類本性的迷茫。克林頓夫婦在白宮生活的那些年,瓊斯夫婦經常去做客。
瓊斯在離開帕克裡奇前送給希拉里一本傑羅姆?戴維?塞林格的《麥田守望者》,可她不喜歡這本書。主人公霍爾登?考爾菲爾德總是會讓她想起弟弟休吉。塞林格的小說反映了少年人成長為成年人的蛻變過程,它似乎激發了有關家庭和家庭特徵的種種艱澀問題和複雜感情,其中也包括她自己的那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性格傾向。幾十年來,最崇拜希拉里的一些人漸漸開始質疑她是否真正地熱愛她的人民,或者至少是否愛全體人民。他們懷疑,她也許只是喜歡一小部分人的陪伴,之所以會擁抱大眾只是出於基督教責任感和政治承諾的需要。
瓊斯離開帕克裡奇之後不久,在一封信中,希拉里自己似乎也提出了同樣的疑問:“你能同時懷疑人類而又摯愛或者欣賞其中一些人嗎?”她還問道:“能否做一個富有同情心的憤世嫉俗者呢?”
17歲時,希拉里離開了伊利諾伊州的帕克裡奇,去韋爾斯利女子學院讀大學。那時,她成年之後的基本性格和矛盾已經初現端倪:犀利的學習和應用知識的能力以及無限拓展它的能力,勃勃的野心和噴薄的怒火,對理想主義的堅持和對屈辱的忍耐,對彌賽亞的信念和高人一等的優越感,對有領袖氣質的男性的迷戀和對傳統女性行為規範的漠視,認真制定目標和迅速做出判斷的行事風格,清教徒的敏感氣質和令人詫異的脆弱情感,對個人衝突一貫的缺乏耐性和厭惡的態度,對經濟獨立的堅持和對公益服務的熱忱,對絕對控制權的頑強追求,還有,也許也是最重要的—宗教信仰對她的撫慰、指引和庇護。
《希拉里傳》耶魯的愛情與戰爭(1)
我即將遇到的這個人將會使我的生活朝著一個始料未及的方向發展。
—《親歷歷史》
貝齊?賴特曾提到,希拉里和克林頓“都熱切地相信自己肩負著改變這個世界的使命,而且早在相識之前,他們就各自抱定了這個信念”。令人稱奇的是,為了更好地追求他們超乎尋常的遠大抱負,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