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自己的原生態,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熱愛的那份工作。如果你不能在富麗堂皇的花園裡生長,你也可以在荒野上和山谷裡紮根。哪怕是在貧瘠的山頭上,你也應該讓自己的花朵盡情地開放。
第八個問題
第八個問題:你一直都在宣揚“人之初,性本善”,原生態就是你說的“性本善”嗎?
“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文理念在中國傳承了幾千年,卻在現代社會遭到了質疑。為什麼?因為達爾文主義出現了,物競天擇取代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忠孝友悌,競爭成了人類活動的主題。想想看,忙於競爭的人們怎麼會有閒工夫與人為善呢?在這個競爭的年代,表達善意成了一種公關技巧,而那種真正的發自人們內心的天然的善意被忽略、甚至被否定了。
現在,人類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贏得競爭”這個焦點問題上。求職的人們在競爭。工作的人們在競爭。企業與企業在競爭。在這個競爭環境中,誰會拋下自己的利益於不顧、去追求什麼善意呢?
雷鋒曾經是中國人熱愛和學習的榜樣。但現在,人們卻不能理解他當年的所作所為。甚至有很多人認為,像雷鋒那樣默默無聞做好事的人,簡直就是一個令人不可思議的大傻瓜。與雷鋒有同樣遭遇的還有一個人,那就是孔繁森。
我想,雷鋒和孔繁森之所以願意奉獻,一定是他們從自己的奉獻之中感受到了某種生命存在的意義。於是,他們奉獻並快樂著,無怨無悔……如果不是這樣,那他們就是受虐狂,根本不值得我們學習。
很少有人能夠理解雷鋒和孔繁森,就像很少有人能夠理解“人之初,性本善”一樣。1993年,在新加坡廣播局與中央電視臺聯手舉辦的“國際大專辯論會”上,決賽的辯題就是:“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令人遺憾的是,無論是主張“人性本善”的正方、還是主張“人性本惡”的反方,事實上都沒有弄懂什麼是真正的人性。
當人類動搖了“人性本善”的人文理念之後,人類就陷入了混亂之中。這就像管理學中那個著名的《手錶定理》一樣:有一隻手錶的人知道現在是幾點鐘,有兩隻手表的人則無法確定。如果人們不去核對當地的標準時間,那麼所有手錶和時鐘都會指向一個奇怪的方向,致使人們陷入一種莫名其妙的混亂之中。
每個時區的標準時間是一致的,錯誤的手錶指標千奇百怪。機器執行的正常狀態是一致的,不正常狀態千奇百怪。人體的健康狀態是一致的,不健康狀態千奇百怪。人類的幸福狀態是一致的,不幸福狀態千奇百怪。同樣地,人性的善意是一致的,惡念卻千奇百怪。只有正確地理解和相信“人性本善”,才能讓人們從那種莫名其妙的混亂中解放出來。
一位權威的新聞工作者對我說:“我不知道人之初究竟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但我相信人性本私。”我告訴他,人類有兩種私,一種是需要,另一種是慾望。人之初的這個私,指的就是原生態的需要,就像花兒需要陽光、樹苗需要土壤、莊稼需要雨水一樣天經地義的需要。
“人之初,性本善”,這個“善”說的就是人的原生態,當然也包括原生態的需要和原生態所有的生命特質。除了人之外,所有的生命都保持著它們的原生態,它們是美麗的。它們有需要,但它們沒有慾望。只有人有慾望,只有人會遠離他們的原生態,於是也就有了人類社會所獨有的混亂、痛苦和罪惡。
西方人說,人是有原罪的。這話不對,人之初的那些孩子有什麼罪?他們是那樣天真無邪,像伊甸園裡無憂無慮的亞當和夏娃一樣天真無邪,他們有什麼罪?最初,亞當和夏娃是沒有罪的,當他們偷吃了禁果之後,罪就出現了。他們偷吃的那個禁果,有人把它稱為智慧果,但這種稱謂是錯誤的。智慧怎麼是罪呢?自作聰明才是一種罪。
如果人類能夠放下種種自作聰明的妄念,重新迴歸那種原生態,那麼,人性本善的特質就會閃耀出生命的光彩。而久違的伊甸園,也將重新降臨人間。
第九個問題
第九個問題:你說,競爭是蠢人們的遊戲,真正有智慧的人只關注自己的創造力。可是,我怎樣才能擁有畢加索那樣神奇的創造力呢?
趙襄主向王子期學習駕車的技術。學習期滿,兩人一起比賽駕車。趙襄主換了三次馬,可每一次都落在後面。於是,趙襄主不高興地說:“你既然教我駕車,為什麼不把技術完全教給我呢?”
王子期說:“我已經把技術完全教給你了呀。”
趙襄主問:“既然如此,你我就應該不相上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