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發言與人際關係
控制發言與人際關係
會議中經常見到這種情況——有人很喜歡發言,有些人總是不發言,會議一邊倒的現象很普遍。
案例:
W是某IT公司某產品事業部的工程師,他很討厭參加會議,因為每次會議中都是產品銷售的G沒完沒了的說廢話,本來一句話能說完的話他們總要洋洋灑灑的說上數十分鐘,但是上司從來不打斷他們,而且論到別人說話時這些人卻常常打斷別人的發言,自顧自的高談闊論起來。
論到自己說發表意見時,上司不是打斷自己就是在自己說話的時候跟別人開小會,而每當自己說出一條有深度、讓在座同事都讚許的見解後,G總是說:“對、對、對,就是這個意思。”彷彿這是他提出的建議一般。
這讓W非常惱火,經過幾次之後一到開會他就會非常生氣,自覺不自覺地變成了啞巴,任何會議都不發表言論了,即使有非常好的建議也從不開口。
W的上司也很惱火,因為每次聽W講話都很費勁,說了半天都不知道他在說什麼,有一次他說了半分鐘話大家都不知道他在說什麼,這讓人很著急,而且他不是部門的重要人物,上司認為他說的話沒有什麼意義,況且他一向很少說話,而且他每次散會的時候都會以最快的速度離開會場,上司認為W不喜歡說話也不喜歡開會。
分析:
在我們身邊總會發現一些與W很像的人(典型的“質疑型”個性員工),他們通常不太擅長言辭,讓他們把一件事情很形象生動的描述清楚很難,但是他們卻對邏輯性強的推理、計算很在行,一般公開場合他們給人的印象總是默默無聞,甚至有些像個窩囊的受氣包,在團隊中他們總是最不氣眼的,也沒什麼標新立異的主意,看上去他們似乎一無是處,但是工作卻十分出色……
他們並不缺乏能力和智力,只是他們的思維太快了,語言表達能力總也跟不上,換句話說——他們的語言不足以表達內心複雜的想法,而且要命的是他們的為人宗旨就是——低調、低調、低調!
他們自己也知道這一點,所以極力想克服,但是因為缺乏最基本的鍛鍊和經驗,總也無法克服,越是做不道就越緊張,越緊張就越做不好……
對於會議這種即時性、突發性比較強,需要一定的臨場應變能力的情況卻很不擅長,相對於那些善於表達、呈現能力強的人群,W這類員工更在意自己的短處、自己受到的有意無意的忽視、輕慢。
作為一個管理者,糟糕的不是使他們受到了輕慢的時刻(因為他們通常不輕易把這些忽視和輕慢與具體人聯絡起來),糟糕的是在這之後你身邊忽然多了一雙雙懷疑的眼睛,他們會透過各種細節觀察你,一旦確認你對他們有看法或者做不到公正,你便再也得不到他們的信任和尊重,甚至對你懷有敵意。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會變得更加沉默、不合群、經常頂撞上司、工作上比較懈怠,一旦他們下定決心會毫不猶豫地突然離開,假如暫時無法離開,那也別指望他們能對這份工作再抱任何熱情和積極,一個踏實可靠的員工就這樣變成了一個極不穩定的壓力鍋,壓抑的情緒也許總有一天會爆發出來,其破壞力能達到何種程度,完全取決於該員工的道德底線。
如果想讓他們不因語言障礙而感到挫折、受到冷落,給他們開放的氣氛、充足的時間,並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意見,甚至允許他們在會後透過書面形式發表意見才是正確的方法,仔細傾聽對任何一種型別的發言者都是一種安撫和尊重。
如果是因為某種關係必須打斷他們或者無法聽取他們的意見,必須說明情況,並表示你希望透過其他形式聽取他們的意見。
切毋讓他們感覺到他們對你來說無足輕重,因為即使是最簡單的基層工作,由一個有積極性、做事踏實的老部下來做,也比請一個尚不知底細的生手做要來得穩妥,結果也往往不一樣。
銷售G很討厭刻板、死氣沉沉的氣氛,所以他總是想調節一下氣氛,他每次聽到W說話就感覺難受,所以總是搶先把他要說的話說出來,每次W說出高明的見解,聰明的G早就明白了,他第一個表示贊同,既然這個見解是如此的高明,那麼就有必要讓大家知道,雖然是W首先提出的,但是自己一點兒也不比他差,因為自己也是這麼想的。
G是典型的“成就型”員工,思維活躍、行動迅速、感覺敏銳、點子很多、能舉一反三,但是因為渴求成就感,使得他們有很強的表現欲,有了好點子總忍不住要發表出來,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