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很差,馬軍配備太少,而河西諸鎮不缺戰馬,騎兵漸漸增多,與夏、遼軍野戰都毫無壓力。
章鉞到了涇州,自然要檢閱一下,已完成的集結的彰義軍一萬兵屯駐在平高,三日後西行路過時,正好在大營內與士兵們一起用膳,順便接見一下從“破鋒突騎教導營”調過來的各級軍官。
現在的彰義軍鎮兵縮編到一萬,但不包括會州鎮遠軍,一共是六個步團,四個馬團,非常精良的新裝備都是會州調過來的。而鄉兵也有一萬,使用的裁汰下來的舊武器,這是今年河湟戰後重新徵募編練起來的,原來的兩萬鄉兵都調去了河湟各州作為鎮兵。
進入會州境內山南堡時,晚間又下了一場暴風雪,地面上積雪足有一尺深,章鉞趕著車馬隊舉步維艱,好在現任的州刺史李良弼、團練副使權道謹等人接到邊境士兵通報,親自帶了符昭吉、章鋮等親信軍官趕到臨河堡迎接。之後幾日裡因天氣不好,章鉞只好滯留在會寧,由李良弼、權道謹等文武官員陪同著到各處作坊和礦場視察。
現在的廣鄉軍城終於能吹製出透明的平面玻璃了,但目前主要用於軍事,燒製的玻璃瓶和酒盞、塗了水銀的鏡子等器具暫時沒外銷,以求吹製得更好再推廣。望遠鏡也按章鉞提供的圖紙做出了單雙筒的兩種,但只有兩三個勉強合格。章鉞當即挑選了帶走,除自用外,剩餘兩副準備給宣崇文和史德遠。
另外,索可大親自率領的弓弩製作班組,在制弩技術上終有了新突破,並按章鉞的要求正式定下了射程和型號,一共分為五種:
一百四十步的輕便步兵木單弩;一百八十步的步騎通用角弓弩;兩百三十步的步兵專用二矢臂張弩;另有五矢射程略有差別,兩百七十步的步兵肩抬車載五矢伏遠弩;十矢略有差別的三百一十步,專用馬車載重十矢車載疊裝弩。
相對應的有改進軸承的單、雙輪人力車,四輪和六輪掛廂式加長的多功能輜重車,這種多功能車子,不但可以平原運兵,還可以作為餐車、醫護車、宿營時還可以圈起來當營寨。
這些重型精良新器械還只是定型式樣,到正式庫存列裝還需要時間,目前還在批次製作的原來的幾種老式軍弩,根本就是供不應求,優先裝備給了河湟四鎮。
同時,遠在幾百裡外的靈州,夏、遼聯軍久攻不下,戰局僵持了兩個月之久,因寒冬的到來,黃河、安樂水等河面全部冰凍,而每到早、晚氣溫下降時,王景又命士兵打井水沿城頭潑下,這樣一個時辰後,四面城牆都是光溜溜的冰層,讓攻城難度倍增。而溫池和安樂縣戰局也差不多,史彥超屢次率馬軍出戰,小有斬獲,但卻無法影響大局。
又逢一場大風雪,李彝殷的夏綏四州後勤拮据,糧食和草料本就嚴重不足,以致牛羊和戰馬大量凍死,夏、遼聯軍徹底陷入窘境,進退不得。而城內守軍是就地守城作戰,不存在缺糧的問題,駐守在溫池、安樂、鳴沙一線的王彥超和史彥超部,則有關中源源不斷的運糧。
耶律休哥見糧草不足,靈州城又難以攻打,便與李光睿率兵撤退到舊長城下的中轉大營,並通知李光儼退守橐駝口,等這大寒的天氣過去再用兵。
這訊息傳到會寧時,章鉞正準備北上,見戰局如此也就索性留在了會寧過完新年,正月初時天氣仍沒好轉,雨雪綿綿不斷,到元宵節時,蘭州宣崇文、鞏州史德遠各自率兵一萬趕來,章鉞便一起北上趕到中寧軍城。
而此時,涇州彰義軍去年底就到了,河西的神烏軍、白亭軍、烏城軍、昌松軍共一萬人由涼州團練副使李多福率領,也先到多時了。
至此,彰義、河西、建威、懷信四鎮四萬七千精兵集結於中寧,若再加上前線靜難軍三四千殘兵,史彥超部五千騎禁軍,延州張鐸派來的五千彰武軍,朔方一萬五千兵,總兵力也達到七萬五千多人,與夏、遼聯軍兵力不相上下了。
顯德五年正月二十,一大早,陰沉沉的天空下寒風呼嘯,枯黃野草覆蓋的黃河岸邊一片荒涼蕭瑟,仍未解凍的黃河冰面反射著晶瑩刺目的光亮,岸邊背陰處的積雪也還沒消融殆盡,而與黃河交匯的蔚如水邊,中寧軍城下瀰漫的大霧漸漸散去,露出了鋪天的蓋地,一眼望不到頭的周軍大營。
辰時初,除會州刺史李良弼、團練副使權道謹率七千會州鄉兵留守,其餘四萬七千大軍開出大營,在軍城以南野外列陣,隨後在章鉞一聲令下,以鎮遠軍韓志平、符昭吉率本部為前鋒,主力攜帶大量重型器械輜重,一路浩浩蕩蕩地向東行軍。
二十三日下午申時渡過安樂水棧橋,王彥超和薛處存、薛可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