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私奔式移民(1 / 2)

小說:DC339愛情傳奇 作者:竹之桃

《DC339愛情傳奇》最快更新 [aishu55.cc]

1987年,張國榮和新藝寶一起打了場漂亮的仗。新專輯《Summer Romance’87》一經推出,就在口碑、商業兩條路上同步開花,在銷量上,張國榮憑藉著這張專輯,就打敗了譚詠麟這一年發行的兩張專輯。六白金的銷量,也讓張國榮創造了自己出道以來唱片的最高銷售紀錄。1988年2月13日,第十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張國榮憑藉新藝寶的第一張專輯《Summer Romance’87》中《無心睡眠》一曲入圍十大金曲之中,這張專輯同時也獲得了本年度的銷量冠軍,力壓譚詠麟的《牆上的肖像》和《Don’t Say Goodbye》。

譚詠麟的Top地位受到極大威脅,他在領取當年的IFPI大獎時宣佈不再參加有比賽性質的任何音樂活動。他表示自己要把機會給新人,更感謝觀眾們多年來的瞭解、諒解、支援和鼓勵。這時候,悲傷的情緒在他的支持者中迅速傳播,他在舞臺上落淚,支持者的情緒跟著被推至頂端,譚詠麟獻給歌迷代表作《無言感激》,和支持者一起唱完這首歌。歌迷們和他哭成了一片。群體性爆發的情緒,需要有人兜底,張國榮成了那個兜底的人。

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事從來如此。從巔峰下來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平常心。既然進入了名利場的娛樂圈,競爭本就必不可少。站上了競技臺,公平競爭是一種可貴的競技精神。但是,勢如破竹的後浪,在臺上做好一切準備,即將登上樂壇巔峰之時,被人站在道德高處把競技臺撤了。

沒錯,人生不應該只有競爭,但是,再有道理的話也都有它適合的運用場合,只有在適用的場景裡才是有道理的。凡事都有兩面性,佛家說不要發怒,火燒功德林;但不也又說“菩薩低眉,金剛怒目”,“發怒”本身無一定對錯,用於不同場景和時機才有了對錯。同理,虛榮一定不好嗎?張曼玉說過,人要是不虛榮,進什麼娛樂圈?是有一定道理的。再同理,競爭未必就不好,退出競爭未必就高風亮節,要看時機和場景。

譚詠麟進了名利場,站上了競技臺,看著對方為競技所做的努力,卻突然撤掉競技臺念起“佛經”,繼續賺著名利場的錢,多麼可笑不合時宜。並非說他不能退出競技,而是時機選得不厚道。脫離時機和場景只看行為,容易落於淺薄。

此時的張國榮,猶如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不僅如此,他還要面臨部分極端譚粉的暴怒。譚詠麟從競技場下臺,各大雜誌對譚詠麟的退出紛紛做專題關注,譚粉對張國榮的攻擊更加肆無忌憚。

吵吵鬧鬧中,1988年,香港樂壇出現了張國榮一人獨霸的局面。第一代歌神許冠傑已經拿完榮譽大獎,在歌壇早已不在乎銷量和獎項,所發專輯也主要出於玩票的目的;張學友、羅文發展速度也放緩;陳百強在這一年發行的歌曲《煙雨悽迷》雖然也算流行,但其他作品反應平平。

1989年年初舉行的1988年年度十大勁歌金曲和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上,張國榮橫掃眾多獎項。此外,出現新的“叱吒樂壇頒獎禮”,這場頒獎禮所依據的是歌手們的作品在叱吒電臺的播放頻率。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叱吒更能代表民意所向。第一屆叱吒樂壇頒獎禮的男歌手中,張國榮獲得金獎,譚詠麟獲得銀獎。

1989年,張國榮在這一年的作品數量更多,品質更優。一年發行如此多的唱片,還可以張張都保持著高水準的,張國榮的藝術天賦可見一斑。這一年,他還發行了翻唱專輯《Salute》,將香港樂壇的經典名曲拿來重唱,以表示對前輩的“Salute”(致敬)。在音樂事業上,張國榮做到了藝術價值和商業價值並駕齊驅。

1989年9月18日,剛過完33歲生日,張國榮開了一場記者招待會,出席的記者在之前就接到通知,這場招待會上張國榮將會宣佈他新一輪的巡演計劃。可在釋出會上,張國榮公佈的演唱會主題竟然是——“張國榮告別樂壇演唱會”。

面對記者的愕然,他冷靜地說,這次的決定並非貿然,也沒有不愉快,自己的退出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的決定。

值得一提的是,張國榮不是在樂壇地位被威脅時走下來,他是在真正的巔峰時刻走下來。他不是走下競技臺依舊賺錢,而是坦坦蕩蕩地從日進斗金的樂壇走下來,勇敢又瀟灑。以他彼時的市場受歡迎程度,在那個情境下走下來沒有傷害任何人,真正放棄的也只有他自己的利益。但他覺得值得,放棄金錢利益,為自己和唐鶴德換取一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