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給它起名為“慄泉”。他先負責注意讓朋友們在冰冷的井水之中把臉和手洗淨了,然後他自己也跟著做了。他們沒有擦乾水珠,這是受到禁止的。他們帶著清潔過的清涼臉龐回到了小屋,舉起酒杯,在荷爾德林一個手勢的提示下他們開始頌唱席勒的“歡樂頌”。幾年前,當這首歌在《塔利亞》上發表時,諾伊弗把它給摘抄了下來,荷爾德林則是在神學院裡才知道這首頌歌的。從那以後,它就成了他的“神聖之歌”。
高昂激情使得他們提高了聲音。之後瑪格瑙講述道,唱到那句獻給這次狂飲的詩句“歡樂在高腳杯中沸騰”時,荷爾德林噙著眼淚把手中的酒杯伸向窗外的天空,並以極其高亢的音調喊道“這一杯敬獻給善良偉大的精神”,以至於整個內卡河谷都回蕩著他的高呼。
這是來自這個時代的聲音和氛圍。席勒的頌歌把男人的同盟和友誼近乎滑稽地聯絡在一起,在其中,歌唱愛好者的合唱彷彿成了一種囊括世界的情感流露的源泉,僅僅是這首歌就已經完全吻合這些男孩們的情緒。他們逃了出來,但是可以理解的是,他們隨身帶走了很多東西,尤其包括了所有他們受教育過程中所學到的,在這其中,即使是反抗,他們也感覺到安全。帶有祖國色彩的、德國色彩的東西,儘管它們在日後還被闡釋為非歷史性的產物,它們仍然有一個現實的背景。第三等級依然被排除在外,但是它將從中受益。然而,在這樣的一個夜晚時分,在一個大學生想要宣洩自己此時對這個世界感覺的夜晚,並沒有很多人知曉時代精神是什麼。
他又興奮得不行了,瑪格瑙說,有時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