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捋鬍鬚,道:“你就是陳留仙吧,不錯。”
這都是不鹹不淡的客套話,寒暄,一筆帶過。
陳劍臣於是肅立,聽對方出題。
黃老夫子靠近塔頂邊上,舉目遠眺,一會之後,道:“就以此塔,此景為題吧,作七絕之體裁。”
這一個詩題比較空泛,比較適合發揮,借景抒情的空間很多,但也正因為如此,能出佳作的機率反而比較低,畢竟屬於即時賦詩,時間有限。
詩題一出,後面還沒輪到的四人立刻緊張地在心中醞釀起來,這個時間差,必須要掌握好,應該好好利用。
但陳劍臣只是略一沉吟,邁步走上前去,站在書案之上。
書案早就鋪開了紙張,筆墨伺候好了。陳劍臣提起筆,不假思索,刷刷刷就開寫起來━━
好快的速度!
不但其他四名生員代表,就連黃老夫子都為之一嘆。
從書法到比詩,這陳劍臣所表現出來的速度實在令人咋舌,莫非這就是他的長處,長處在於有急才?傳聞中有才子一篇文章下馬而就,杯酒能成,堪稱神速,如今陳劍臣的表現也沒有差得太遠去,如果他所寫出來的詩作質量尚可的話,就憑這一手急才,已能蜚聲天下。
陳劍臣下筆如飛,片刻之後七絕寫成,擱筆立在一邊。
黃老夫子抬頭一看,情不自禁誦讀而出:“浙州城上馱馬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好詩,好詩,當浮一大白!”
讀完之後,他不禁撫掌一拍,拍在書案上,差點要把硯臺給拍翻了去。
黃老夫子乃是詩道名家,眼光老辣,一首詩詞的好壞只需看一眼就能有個判斷了。他讀陳劍臣寫得這一首七絕,不但完美契合自己所處的詩題,而且表達清晰,意境深遠,尤其最後結句: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結句警醒,完美結合此地此景,借景抒情,充滿了一種朝氣蓬勃,氣勢豪邁的志氣來。‘身在最高層’五字,先聲奪人,無論詩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