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2 / 4)

小說:穿入聊齋 作者:男孩不逛街

:‘定’字。

他一連寫了足足十八個‘定’字,才緩緩把心頭的悸動壓抑下來,內心漸漸恢復清明,重新閉目,乍見泥丸宮灰濛濛的世界,驀然一道人形浮現:

“……念頭執定,一一而生,為信,信念高大穩固,可得意志形象,昂立,正面,不朽如玉,有聲……”

似曾聽聞的聲音再度在心中響起,就見到那道人影慢慢穩定清晰起來,輪廓依稀,可見高冠長袍,衣袖飛舞,很是飄逸,只不過依然背立,見不到他的相貌如何。

此人像一出,陳劍臣心神鎮定,再不受那鐘聲的敲打━━

“噹噹噹!”後面一連幾道鐘聲響起,卻再也無法侵入到陳劍臣的魂神世界裡頭,俱從耳邊飄蕩滑過,消失於無形之中。

“這道人身難道是聖賢的映像?有他鎮壓住自己的心門,即可抗拒外力的侵入……”

陳劍臣疑雲大起。

百姓家宅,都會貼上門神畫像,以守家門,而富貴人家,除了門神像外,還會高價買來石獅子,石辟邪等擺放在門口兩旁,增加氣勢威嚴,對於鬼魂有一定的威懾效果。

家有門,城有門,國亦有門。

當然,作為基本個體單位,人身更是有門。

“心門!”心門因人而異,尋常百姓,心門破綻自是隨處可見,尤其老弱病殘,他們的心門破綻更是大而空虛,所以極易受到外界鬼魔侵害,容易產生各種幻覺魔怔,不說普通人,就算修士們都有心門弱點,所謂道心,所謂佛意,道門修仙,釋家修佛,都是要修煉出一尊仙佛形象來鎮壓住心門,謹防心魔滋生。

陳劍臣修習‘三立真章’,鎮壓心門的卻是這麼一尊儒巾青衫的人物形象,正貼近讀書人的理念。

不知道過了多久,聽到艄公的叫喚:“公子,金山寺到了。”

陳劍臣緩緩睜開眼睛,但身子並沒有挪動━━原來金山寺的鐘聲,並不是人人都能聽得的。怪不得皇甫員外根本不敢靠近,只怕他來到,鐘聲一起,他就要原形畢露,避之不及的話甚至會魂飛魄散。

好厲害的鐘聲,飛來鐘的鐘聲,這才是真正法寶的厲害之處嗎?

而尋常的釋家信徒,他們來金山寺燒香拜佛,聽那鐘聲一點事兒都沒有,反而有益,能洗滌身心,迷途知返,心曠神怡,是謂‘晨鐘暮鼓’的真正含義所在。但對於異端,對於異道,這鐘聲卻存在致命的殺傷力。

陳劍臣修儒家之道,心中無佛,不信仰,不敬奉,對於釋家而言,便屬於異道者。

道釋儒三家,各有理念觀點,體系原則更是存在迥異,其中不乏衝突之處,至激烈時,乃至於不共戴天。

第一百二十五章 儒像

上得岸來,陳劍臣換乘馬車,直返胡莊。坐在車上,他凝神靜氣,一直在感應泥丸宮裡的魂神世界━━那尊儒生形象自從在鐘聲的敲打之下浮現,就一直站立在那裡,恍如靜止,凜然不動。雖然只是背面,但也能領略到箇中風采,不像那些道祖的飄然出塵,不沾絲毫煙火味,也不像佛祖的滿面安詳,慈悲都堆積在臉上,而是青衫磊落,蕭然獨立,背立望遠方,心有憂患,留給陳劍臣一個瘦削而堅挺的背影……

有儒像的存在,先前被鐘聲敲碎的浩然養吾劍很快就又恢復成原貌,漂浮在虛空內,不過顏色有了幾分黯然。

陳劍臣深信,如果那儒生形象沒有及時出現的話,自己絕對會在飛來鐘的鐘聲中大受創傷,浩然養吾劍想要恢復過來,起碼得三月之久。

自己的心門,被一位儒生形象鎮守著……感覺非常玄妙,有一種相伴之感,再不復昔日的孤寂無助。

對於‘三立真章’,陳劍臣的理解認識更加深入一層。先前之時,嗤嗤嗤,文章之上一排列的字型依次點亮,看上去,巨大的篇幅之上,已有不小的篇幅字樣全部發亮起來。

一百一十五字!

仔細數落下來,數量已達一百一十五字,字字珠璣,熠熠有光,遠遠一望,璀璨耀目,好像天上的星辰。

━━突破神速,這速度之快就連陳劍臣自己都大感意外,但轉念一想又覺得釋然了。不管修道或修佛,他們境界的提升絕非單靠打坐冥想就能夠達到的,更需要一定的實戰,或者特殊情形下的催生,才能突破瓶頸。

‘三立真章’應該也如此。

被飛來鐘的鐘聲重擊,神魂受傷,甚至嘔吐出一口鮮血來。可也正因為如此,鐘聲驚動了隱藏在泥丸宮世界的儒生形象,得以現身出來。

儒像現,正氣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