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等地。但是在1955年時,幫主孫德培在一次糾紛中殺死了一名少年,最後遭到逮捕入獄。在其他幫派勢力得知中和幫幫主遭逮捕的訊息之後,隨即不斷瓜分其原有地盤,而中和幫內部也形成各派系互相惡鬥,幫中幹部潘世明於1955年率先出走組成萬字幫;另一位幹部湛洲吾也於1956年另組成三環幫。
後來中、永和一帶剩下的大哥和元老趙寧為首,1956年6月召集幫眾於中和鄉竹林路舉行“第三次大會”,商量對策。由趙寧宣佈,因為幫主孫德培的入獄,為了尊重幫主以及表示平等,決定不設立幫主一職,並且將中和幫殘餘勢力統整共同組織竹林聯盟簡稱竹聯幫。傳聞“竹林聯盟”的命名是由名演員金滔所提。最初的竹聯幫一開始以動物名稱作為區分,最早別分有獅、虎、豹、鳳、鴨等5個支派聯盟;又在動物名稱前冠上顏色,區分輩分,而以後擔任竹聯幫總堂堂主的陳啟禮。
1959年、竹聯幫在敵對的四海幫聯合文山、三環等幫派大舉圍剿下沉寂一時。直到1962年,當時臺北地區最大勢力的四海幫,面臨遭到政府當局打壓及強制解散的危機,這時竹聯幫也趁機奪取四海幫的地盤。隨著1957年出走另組“南強聯盟”的“旱鴨子”陳啟禮,帶領“青蛇”鄧國灃等人的回籠、原“南海路幫”的“白狼”張安樂在1964年加入竹聯幫以及1965年加入竹聯的吳敦,加上1964年、幹部成員的“楊站長”楊劍平,勢出重整竹聯幫,當時竹聯幫成員就達500人以上,在楊劍平的領軍下,經過多年南爭北討的日子,漸漸併吞其他幫派勢力,而取得“天下第一幫”的名號,穩固了竹聯幫日後的根基;陳啟禮也在這次的擴張行動中展露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