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出來。”
“那就好。那咱們不必擔心這裡的敵人。襄城四周的大城,不外乎就那十個個名城大府。他們的駐軍全是偽朝漢人軍隊,極少騎兵,探馬放出來,也不過是防著大楚軍隊出擊攻打。其實這些年來,兩邊的局勢是北強南北,咱們能守住本土就算有功,呂奐哪裡有心敢攻過大江。上次我攪亂中原後,兩個萬人隊的蒙兀人駐守東京,還有兩個駐在揚州,防備建康統制。唐、鄧、許附近,駐紮的大軍全是偽朝軍隊。他們自保尚且有些不足,又哪裡敢貿然出擊呢。”
他這一番分析,正是根據自己前番出擊親眼所見的偽朝實情,各人都是清楚的很。當下均是點頭,答道:“不錯,將軍說的對。他們的探馬發現了咱們,還需回城報告。普通州縣的主將,兵少將弱,不敢自專。要麼回稟河南府的偽朝統制使,要麼直接回稟東京,等著當地的蒙兀人決斷。咱們就是大搖大擺從他們城下過去,這些守將也很少敢於出擊。”
李勇更笑道:“跟著張將軍在中原攪的那一次,可說是我背崽全軍最光彩的事。這些守將不知道是咱們也罷了,要是知道,只怕燒香拜佛還嫌遲,又怎麼會自己出來尋死呢。”
張守仁隨他們笑了一遭,然後方正色道:“你們也不可過於小視對方。”
他想了一想,又笑道:“就叫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要重視。千里之堤,潰於蚊穴,可不慎之?”
眾人面面相覷,這般新鮮的說法,倒是頭一回聽到。
第四卷 逐鹿中原(三)
卻又聽張守仁道:“此次出來前,我就打定主意,不恢復中原,決不還朝。我告訴你們,蒙兀人的亂子才剛開始。這會子他們還能在中原留有駐軍,兩三月內,這幾個萬人隊還得調走。那忽必烈不甘人後,一心要做大汗。可是他為人開明,喜歡漢學。那些草原上的蒙兀貴族,對他早就不滿。如果是蒙兀病逝後在大忽拉爾推舉,他決無可能即位為汗。可是,以他的性格手腕,讓他做一個普通汗王,就算是把漢人中原地區全賞他做封地,他也決不甘願。這人手裡有十個蒙兀萬人隊,再加上五萬的色目軍,實力雖然雄強,可是要往草原上和其弟阿里不哥爭奪汗位,戰爭也不可能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打完的。少則三四年,多則五六年,不打個昏天黑地,決計不可能分出勝負。就算是他得勝了,也需得有時間休養生息。所以,咱們最少有五年的時間,不必面對蒙兀人的鐵騎。如果不抓著這點時間,把中原收復,把防線推到長城一線,等蒙兀人內亂消止,近三十萬的騎兵加上漢人附軍,咱們大楚是決計抵擋不住的。到了那時,亡國也罷了,我漢人數千年傳承下來的苗裔正統,一朝之間灰飛煙滅。如畫江山,綿繡天地,就任那韃子橫行了。”
他說的如此鄭重,各人想起上一次襄城之戰時,若不是張守仁突有奇計,只怕城池早就陷落了。以二十萬蒙兀鐵騎長驅直入,踩踏在江南溼潤而肥沃的土地上,無數的漢人百姓和楚軍被敵人來回衝殺潰敗,慘死當場。建康、南京、江陵、廣州,無數富麗繁華的城市,如何能抵擋住這野蠻人的強大兵鋒!
各人面色凝重,齊向張守仁道:“以我們這點人,能在邊境奪幾個小城,還有困難。若是想有大的動作,非得襄城守備軍支援不可。以呂奐的為人,必定不會派兵。不知道將軍有何奇計,能讓我們在此地立足,然後攻州掠府?”
“是的,北方義軍號稱有五六十萬人,其實大股不過千人,小股幾百人。在大河兩岸來回遊擊,大軍進剿則退,平時則打家劫舍以自肥。別說攻州掠府,他們遇到點大的寨子都是無法。將軍若是指望整合義軍,一來需要耗費時日,二來沒有根基,得不到糧草支援,沒有軍械,整合來的烏合之眾,還不如不要。”
“人無利不起早。這些義軍在北方初陷時,當真是滿臉豪情和熱血,與我大楚軍隊遙相呼應,指望趕走異族,收復河山。時間久了,咱們久攻不下,蠻子又在北方屠殺,北方漢人失望之下,早就失卻了與大楚配合收復舊土的心思。現下的義軍,不過是一群土匪,日子過不下去,出來打劫維生罷了。將軍若是指望他們,竊以為早點改變主意的好。”
懷著正規軍人對烏合之眾潛在的鄙視和敵意,諸將都七嘴八舌,一起向張守仁陳說使用義軍所帶來的壞處。
他們衣甲鮮亮,器械鮮亮,軍容軍紀都是楚軍中的翹楚,又如何能看的起那些土匪似的義軍。張守仁斜眼看去,只見在那黃銅頭盔下的一張張面孔上,寫滿了焦慮與疑惑。
他苦笑一下,暗想:“若不是我得了比這些人多上千多年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