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萬荊州百姓跟他一路,不肯離散。而曹操在徐州濫殺無辜,結果弄的天下騷然,士民離心。今天將軍要效法的是曹操,還是玄德公?”
他又緊接著道:“將軍這樣的做法,與蒙兀人何異?”
張守仁並不著惱,只微笑道:“迂腐之見罷了。這少年,死在這城頭下的,有不少人是蒙兀人強徵入伍,用來做肉盾的哈沙爾隊,又叫籤軍。蒙兀人徵南討北,經常在當地強徵百姓,充為哈沙爾隊。一萬蒙兀,到經常可以左右十萬的籤軍。我問你,這樣怕死的百姓,沖掉了自己國家的城防,滅亡自己的民族,毀滅了祖宗留下的香火。那麼,到時候又是誰的做法對呢?”
他說的全然是實,這些年來,有識之士自然也精研蒙兀戰法,這少年在家時,擺沙圖,看兵書,研習蒙兀人征伐之術,自然知道張守仁說的句句是實。
他辯白不過,氣的兩隻眼睛鼓漲起來,溢滿了淚水。
若是旁人,倒也罷了,偏生此時與他辯論,所持的觀點截然對立的,卻是他心中崇拜的大英雄,大豪傑。
在沒見張守仁前,他想象中的,自然是如同趙子龍那般,英雄豪氣,神槍無敵,縱橫敵軍陣中,無人能敵。而且還要愛民如子,對百姓親切和藹,令人如沭春風。
偏生到得此時,張守仁除了身形長大,其餘亦是平常。除此之外,還顯的心狠手毒,為利而不擇手段,當真是令他失望的緊。
他憋了半天,終於還了一句,向張守仁道:“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將軍欲為大事,首在得人!”
“這又是笑話。秦始皇得了六國的民心麼,劉邦得了江東的民心麼?曹操又得了誰的民心?遠的不說,這蒙兀人得了誰的民心?少年,得民心者得天下,不過是得了天下後,要得民心罷了!征戰天下,靠的是鐵和血,不是民心。”
張守仁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與他說上這麼許多,他見識原本也與這少年相同,只是親眼見的,得太祖遺物後學的,卻是相反的東西。種種新鮮思維與固有道德理念的衝突,在他心中扭曲變異,衝突掙扎。
今日之事,若是老黑在此,又如何?這樣的行事,不顧百姓的意願,強迫行之,如此的手段和做法,與餘波、楊易安那樣的人,區別何在?
以大義之名,掩蓋一切罪惡麼?
他適才就在自己心中,質問著自己。卻碰巧遇著這少年,如同積蓄很久的洪水,一下子遇到了宣洩的渠道。
“將軍,舍弟年幼。見識淺薄,多有得罪,尚乞將軍恕罪。”
他正在沉思,卻又聽得人向自己說話,移目去看,見一臉色黝黑,面容卻是清秀姣好的青年,正在目視著自己。
沒來由的臉一紅,張守仁施了一禮,向對方答道:“無妨。令弟小小年紀,見識已經不凡了。我象他那般年紀時,剛剛入伍當兵,大老粗一個,可是什麼也不懂。”
他哈哈一笑,又向這兄弟二人道:“弟弟的見識已經不凡,卻不知道兄長如何?這位兄臺,有什麼可以教我?”
“這如何敢當。”
對方先微微一笑,遜謝一句,然後方正容道:“將軍的見解識論,也不能說錯。不過,舍弟的說法,亦是不錯。若論得民心者得不了天下,那麼劉秀以何得天下?許多仁人志士,豪傑英才,不遠千里,前去投奔勢孤力窮的他,不過是他以仁德待人,以致豪傑傾心。我觀將軍所為,自然是急欲擴充力量,以便與蒙兀人相抗。這原也沒錯,不過在下要提醒將軍,天下異能才俊之士甚多,將軍的做事辦法,眾人看在眼裡。合者,則來,不合,必去。將軍不論如何,做事不可太過操切。或者,最少要在義理上佔著先機。今日的事,將軍還是有些道理的,就是這般做法,也可交待的過去。只是今後行事,還需多加考慮,不可太罔顧眾論,一意偏行的好。”
他的話,清脆悅耳,一連聲說來,不論是否有理,張守仁身邊的人,俱是聽的呆了。那青年眼見各人盯視自己,突有所悟,臉紅之餘,亦是慢慢警惕。
還好他此次化妝的好,旁人並沒有看出破綻。而張守仁沉思之餘,雖覺對方語言空乏了些,並沒有實際的諍言,卻也是難得的高見了。
當下跳下馬來,執住那青年的手,懇切道:“這位兄臺,見識果真非凡。”
那青年臉又是一紅,急忙將手抽手,正色道:“既然將軍覺得我的淺見是對的,不妨改弦更張,如何?”
張守仁喟然一嘆,搖頭道:“雖然如此,卻仍然不能如同兄臺所言那般。我之苦衷,在於力量太弱。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