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我們要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中國特色的*、中國特色的*等等。你如何看待這些有中國特色的東西?
袁:改革要從實際出發,中國的現代化建設要從中國的國情出發,這是毫無疑問的。問題是我們不要把那些落後的腐朽的不合時宜的東西當做中國特色來固守。*提出要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旨在提醒中國人在接受西方先進文明的同時,必須保持自己文化中的優秀傳統,不要照搬西方的政治模式。但“中國特色”不能泛化、庸俗化,凡是與國際常識不相符合的行為與思想,均貼上“中國特色”的標籤,這是荒唐與醜陋的。中華民族是勤勞智慧的民族,隨著世界人類進步,我們不能永遠“食古不化”。加入WTO,不但經濟,就是政治、文化都應主動與國際接軌,與世界融合,否則中國就有可能被甩出全球競爭圈。因此,我們要站在全球化、現代化高度,用世界的眼光去審視我們的所作所為。中國特色應該是保持先進的東西。要揚棄那些落後的、腐朽的,不合時宜的,與人類文明潮流相違背的東西,與時俱進地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
現在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可以取長補短、相容發展關:在中國,政治文明建設最大的障礙是什麼?
袁:一個是“左”的習慣勢力;一個是僵化的思想觀念,教條主義,本本主義。小平同志曾多次告誡我們要提防“左”,他說:“我們既有‘左’的干擾,也有右的干擾,但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