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秋麻後仰,躲過風巴的一腳,右手勾拳打在風巴的前腳之上。正當天水秋麻得意之時,才發現右手外正迎著風巴的後腳。滿臉驚恐的天水秋麻想要躲避風巴的第二腳進攻,已經為時恨晚。右手就這樣被風巴擊中,一絲絲疼痛傳到胸脯。
雖然給了風巴一拳強有力的打擊,但自己也捱了風巴的一腳,這一腳力量要比自己的一拳強得多,算下來,天水秋麻是吃了悶虧。
小喬依然被那兩個小夥子拉住,掙扎不開。小喬一邊哭泣,一邊嘶喊:“不要打了,不要打了……”那兩個傢伙根本不理會小喬的哭訴,而是一邊抓住小喬,一邊給天水秋麻助威。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大家都不知道天水秋麻和風巴打鬥的緣故,也沒有任何一個人上前阻止,大家都是隻默默的觀看,就像在觀看鬥雞一樣,但覺得是精彩的賽事。
風巴先後連續兩腳出擊,前腳失敗捱了一拳,但後腳得手給了天水秋麻一腳,剛站穩,又發起第二次進攻。
只見風巴再次躍起騰空,一腳踢在天水秋麻的胸膛,就像剛才不久天水秋麻踢風巴的那一腳一樣。
天水秋麻本還未站穩,想要還擊根本無力可使,只落得個連環後退。如今風巴接二連三的進攻,天水秋麻失去先機,不得不一直防守。由於天水秋麻一直退守防備,兩人的打鬥場面佔地擴大。
風巴知道如果一直追著不放,不利於穩住根底,最後吃虧的只會是自己。幾招過後,風巴只好回抽身子,運氣,穩定跟腳,做好進攻和防守的兩手準備。
其實,天獵坡的子弟,無論男女,從小就習打獵術,平素業愛好武術,所以大多人身子都很強悍。
在天獵坡,有一個傳統,當孩子們長到七八歲,就開始紋身。長老都會給他們紋上本族的圖騰,有時候也會刻上孩童自己喜歡的圖紋,以示身份。
在大多數情況下,小孩到了七八歲之時,紋身之後,就開始跟著武人或者武頭學習武術。無論是天水秋麻,還是風巴,只要是天獵坡的子弟,所學的武術套路幾乎都是相同的。所以風巴懂的招數,天水秋麻也會懂得,只是個人的速度不同,力道也有所不同。
天獵坡每一代人,都有一個專門管轄武術教學和軍事統領的長老。現今的長老名字叫韋陌。人們多數稱他韋長老,也有人直接稱他韋陌長老。韋陌長老之下,有數個武頭。
武頭,擁有軍事指揮權,可以調動所管轄的子弟,對外進行武力活動,對內保護大多數子弟的利益。
武頭下面,就是武人,武人只是一般的教練,沒有軍事指揮權,只負責教學武術。武人要想成為擁有軍事指揮權的武頭,必須經過每三年一次的武頭選拔賽。只有經過擂臺賽勝出的武人,在韋陌長老的同意後,才能成為武頭。
天獵坡的人們,很多時候白天干活,晚上習武。這不但是能夠維護部落族群的安全,免受外族入侵或者野獸的侵擾,也可以到別的地方進行侵略,更是外出打獵的先期保障準備。
由於風巴和天水秋麻兩個人使用的招數相同,只有力道強大的那一個才有勝出的把握。天水秋麻知道接連的幾招,都是風巴佔盡上風,要是不發動進攻,自己顏面不全。於是他馬步立穩,運氣吐納,接著發起硬攻。
風巴也立刻運氣,做好攻防。他由於具有一定的靈氣,內力要比天水秋麻更勝一籌。但是硬功夫,還是比天水秋麻遜色幾分。風巴唯有抓住有利時機,快速出擊,給天水秋麻來一個措手不及,才有勝算的把握。
天水秋麻雙手剪刀拳,兇猛地剪向風巴,而風巴雙手回縮到胸膛進行攔擋。兩人糾纏在一起了,雙方都扳動不到對方。天水秋麻右手回抽,劃個半圓劈向風巴的左肩膀。風巴也不躲避,而是將力量頂在肩膀,接下天水秋麻的這一劈掌。
由於風巴左肩膀傷勢才痊癒不久,抵擋之力道有限,慢慢地身體偏向左側彎下。天水秋麻咬緊牙關,一直壓迫。
風巴右手出掌攻擊天水秋麻的胸膛。
天水秋麻就左手外擋,撇開風巴的進攻。緊接著,他擒住風巴雙肩膀,將風巴拉起,摔倒在地上。
風巴正想使出一招翻跟斗,天水秋麻已經一躍而起,膝蓋彎曲,眼看就要擊到風巴的咽喉死穴……
圍觀的人們,無不目瞪口呆,眼看風巴就要死於天水秋麻的腳下。
突然從人縫之間閃出一道金色光芒,打在天水秋麻的膝蓋上。他頃刻被擊飛出十步之外。眾人紛紛朝那一道光芒來源地望去。
但見一個烏髮長及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