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坐船過去。”
由於是南山大鵬神旦日,坐船的人比較多,當然船隻也不少。貴越主公還特地調遣了十幾艘大戰船過來支援人們渡江。
莎美跟著瓦堂上了一支不是很大的小船。船上坐了八個人。
莎美老感覺有一點頭暈,還噁心,想嘔吐。瓦堂見到了,只好在旁邊扶著她。然而,快到岸的時候,莎美還是忍不住嘔吐了一絲絲黃色的水液。
船家看見,一邊加快划船,一邊說道:“阿妹,今天沒有吃到東西吧?”
莎美微微地點點頭。
“下次記得吃些東西,要不然會暈船。”船家囑咐道,“阿弟,你得照看好你家老婆呀!”
聽到這一句,莎美和瓦堂對視一下,紛紛紅霞著臉蛋。
上岸後,就是貴越城的繁華易場(易場:交易市場),大街一字擺開,兩步擺滿了很大物品。男女老少,絡繹不絕,討價還價,吆喝不斷。
當瓦堂和莎美走到幾家飲食鋪附近的時候,聽到了叫賣聲:“香噴噴的木薯餅,香噴噴的木薯餅。”
瓦堂帶著莎美站在木薯餅鋪的前面,瓦堂看了看莎美問道:“沒有吃早餐嗎?”
莎美低下頭:“嗯。”
瓦堂上前,問道:“大叔,可以給我們幾個木薯餅嗎?”
買木薯餅的大叔看了看瓦堂,說道:“可以,一隻雞可以換五個木薯餅。”
“大叔,我們現在沒有帶東西來換。”
“這個,不太好了。”
“要不這樣,我改天給你砍一擔木柴。”
這個時候,旁邊一家飲食鋪的老闆娘走了過來,笑吟吟地說道:“瓦堂小弟,你怎麼也在這裡?”
瓦堂一看,才發現是個老熟客。瓦堂以前經常砍柴給她家。他就問道:“阿嬸,你也在啊?”
“我家搬過來這裡了。”那個大嬸瞧瞧莎美,就繼續說道:“瓦堂,你老婆?”
瓦堂搖搖頭,解釋道:“不是,在南山朝拜的信徒,我帶他過江這邊玩。”
“餓了吧?來我家吃點東西吧。”大嬸拉著莎美的手。
莎美看看瓦堂,他笑了笑,就跟著大嬸過去了。
大嬸給瓦堂和莎美他們舀了兩碗蓮藕湯,還給了葛粉製作的麵條。大嬸過去和那個買木薯餅的大叔悄悄聊了幾句。
正當瓦堂和莎美吃得津津有味的時候,買木薯餅的大叔拿了四個木薯餅過來,還微笑著說道:“瓦堂兄弟,給你們嚐嚐我獨家制作的木薯餅。”
瓦堂站起來,推辭說道:“大叔,我看不行吧。”
“厄,拿去,別婆婆媽媽的。”大叔硬是將木薯餅放在桌子上。
大嬸回來了,就勸道:“還是嚐嚐吧,你家四叔的木薯餅可是放了海鹽的。”
瓦堂和莎美就拿起木薯餅,慢慢咬下去,裡面有一些肉末陷,吃起來很香,甜甜的,鹹鹹的。
吃飽之後,謝過大嬸和那個四叔,瓦堂和莎美就開始遊玩起來。貴越城的一切,對於莎美來說,都是新鮮的,一直在天獵坡長大,從未見過這麼多新奇的東西……
就這樣,莎美到了傍晚才擠進去流米洞和老女巫見個面,聊幾句,白天則和瓦堂出去遊玩。那些認識瓦堂的人們,都以為莎美就是瓦堂的老婆,各個都稱讚莎美長得水靈,跟英俊能幹的瓦堂簡直就是天生一對、地設一雙。而莎美和瓦堂也不去解釋,更不去談論,只是默默地相伴,默默地遊玩。
直到大鵬神旦日結束,老女巫帶著莎美回去天獵坡,留下瓦堂一個人苦苦等待了好幾天,四處尋找,卻沒有了莎美的蹤跡。
……
一個不辭而別,就是三十年過去。往事不堪回首,兩鬢已然散佈絲絲銀髮。心中不解的結,誰人能懂?
莎美大師由於過渡沉浸在美化的回憶當中,一不留神,煎著的木薯餅焦了,散發出一股苦澀的糊焦味。
小喬連忙提醒道:“師傅,木薯餅可以了,師傅。”
“厄?”莎美大師回過神來,看見木薯餅焦了,趕緊將木薯餅夾到陶瓷碗裡面。還搖搖頭說道:“都焦了,哎。”
小喬嗅了一口,就說道:“焦了也很香。”
莎美大師給小喬露了一個燦爛的微笑:“這丫頭,就你嘴甜。”
小喬舉起烤好的長毛豬腿,說道:“師傅,可以了,你嚐嚐。”
“嗯。”莎美大師就撕下一塊豬腿肉,品嚐起來,嚼著的時候點頭稱讚。
小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