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第二更】
風巴主公和上官長卿一行走近那一座中原人的城池,就聽到了城牆上響起鼓聲。上官長卿細心地去聽,辨認出那是中原韓國人使用的鼓聲,告示人們有外人(敵人)入侵。
上官長卿擔心城池上有弓箭射出來,就說道:“停止前進!”
風巴主公就問道:“上官先生,怎麼了?”
上官長卿說道:“主公,前方城池的模式,真的像中原建築。要是老夫沒有記錯,城牆上必定有弓箭、長矛、石頭、木頭等,倘若我們貿然前進,城牆上的人就會對我們發起攻擊,所以萬萬不可以輕易靠近。”
“那怎麼辦?”
上官長卿看著這個城池,堅固的石頭城牆,就修建在狹小的山衝上,兩邊的石頭山,的是峭壁,根本爬不上去,除非繞道其他地方,或許可以爬到山頂,然後俯視城池內的情況,只是,這樣會花費太多時間,影響了行軍速度。
所以,上官長卿就說道:“主公,還是等打完仗回來再看吧,這麼堅固的城牆,我們是進不了的。”
風巴主公無奈地盯著城牆,那些石頭堆砌得十分工整,還有城牆上的瞭望臺,特別吸引風巴主公,突然他看見城牆上人頭湧動,很快就站了一排人在上面,還手執著武器。
“上官先生,你看,上面有人!”
上官長卿早就發現了,上面站著的人,有的身穿普通百姓的布衣衣裳,有的就是披著鎧甲,從他們的穿著和武器,暫時看不出是來自哪個地方的。
城牆上的人。也盯著風巴主公他們觀察著,他們都以為是這裡一帶的遊牧部落又來侵襲了,各個都抓著武器。隨時準備著戰鬥。
在城牆上飄起了烏黑的狼煙,這種狼煙訊號。百越南蠻之地各個部落從來沒有使用過,上官長卿已經很明確地認為這個城池的人是來自中原地區的了,只是還分不清是魏國、韓國、燕國還是趙國,反正不會是他們楚國。
上官長卿就喊道:“請問,城牆上為何人?”
許久,才有人答話:“你們是何人?”
上官長卿聽那人的口音,很像中原韓國人,就問道:“兄臺可是韓國人?”
上官長卿這麼一問。上面的人就不吭聲了。
原來,他們聽見上官長卿這麼問,就議論紛紛起來,大家都沒有想到,在這百越南蠻之地,竟然還會有人聽得出他們的口音,那麼,城牆下的人,必定不是南蠻人,難道他們也是為了躲避戰爭逃到這裡來的嗎?
大家再仔細地觀察。除了上官長卿是有一點荊楚風土的裝扮之外,其餘人都是南蠻人的裝束,城牆上的一個白鬍子老者就說道:“小子們。剛才你們可聽清楚了,下面有人講的是楚國方言?”
一個十五六歲的後生說道:“阿公,確實是啊!”
老者就點點頭:“嗯,阿公還以為是我老了,耳背,聽錯了。”
旁邊就有人問道:“看樣子,不像那些南蠻人。”
這個人指的是那些遊牧部落,前些年,遊牧部落還經常來騷擾他們。要不是有堅固的石頭城牆,想必早就成為了遊牧部落的奴隸了。
老者就說道:“讓阿公我問問那些人。”
說完。老者就走到最靠近風巴主公他們的牆角邊,扶著牆垛。眯著眼睛,試圖去檢視清楚底下的是什麼人。但見風巴他們大多數拿著南蠻人的武器,也沒有女人和小孩,他們的衣裳也沒有破爛的,根本就不像是因為躲避戰爭而來到這裡的,相反倒是像一支強大的小分隊。
“不好!小子們,做好戰鬥準備!”老者舉起右手,獅吼著。
老者這麼一喊,大家就慌張起來,他們都以為底下的人就要入侵他們了。城牆上,整齊地堆放著許多石頭和木頭,還有竹槍投射器。他們拉緊弓弦,上好竹槍,對準著風巴他們。
上官長卿看到城牆露出的弓箭和竹槍,就知道情況不妙,大喊:“大家小心!快退後!”
風巴主公立馬提起鯤鵬明月刀,走在最後面,掩護著大家撤退。沒有想到,本來是感興趣才到此一遊,可偏偏人家就以武力來歡迎,真是倒黴的!
這北甌國還沒有到達,就跟這裡的人糾纏起來,可不是什麼好事,影響了行軍速度不說,還會導致將士們無辜的死亡。萬一打敗了,士氣就會受挫,還有後方的部隊肯定就會過來支援,單單是攻打這個中原人的城池都夠了,還去霸佔什麼北甌國呢?
想到這些,風巴主公緊緊地握住鯤鵬明月刀,全神貫注地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