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證明是天才。於是大眾雖然惋惜,生怕自己的兒女不小心攤上這類天才(顯然天才並不止這一類,有很多類),另一個層面來講,也逐漸造成了或有意或無意的畸形認可,甚至發展到認可只有這樣的天才才配稱為天才中的天才。談論他(她)們時,有人會亢奮、愉悅甚至渴望體驗、效仿。於是有人嘗醉,有人試粉,有人留下兩行詩,有人留下五幅畫,有人留下還差一章就不寫完的小說,臉上含著小淚,心裡含著大笑,自殺了。他(她)們中間又有一部分人,也有之先殺一兩個別人的,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更令大眾甚至自己都相信本人已瘋——已瘋的天才,就必然是天才中的天才中的天才了。
出於當事人智商和情商的先天差異,自殺的方式很多,從最俗的跳樓投河上吊割腕服農藥服鼠藥毒服安眠藥開煤氣管道,到稍見創意的那什麼(下文略,雖說殊途同歸,我卻不想教壞,具體辦法細節恕不展開了),更有高階到令自己對生命結束的時間和地點全然不知的——最為大巧若拙的自殺方式。
他(她)們中間,如果說有天才,我想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我還想,我們不應該過於低估天才們的智商和情商。然而在我這裡,尚有一個最低的衡量標準,便是:無論當事人生前身份如何,景遇如何,如果他(她)們中間有人的自殺,是以為死了死了,一了百了,得大解脫;或以為又一個梵高走了;或以為自殺即為自殺之目的,什麼也不為,就是想自殺——那麼,他(她)就一定不是天才,而且還差得遠。
退一步說,如果誰以為死、骨灰盒、花圈是一切的終結,最後的炮禮,就未免過於少智。
進一步說,如果誰看了探索發現節目,瞭解到一些新科學,因而開始不免懷疑、沉思:法的問題,道的問題;人的問題;滅的問題;真相的問題;飄然失重的問題;全感全知的問題;魂靈質量的問題;宇宙來去的問題;瞬死的判斷問題;物質的崩析問題;意識的母歸問題;忽悠無聊的等等問題,因此而患抑鬱、爆潰、自殺,就未免過於無謀。
愚蠢的理由過於簡單:沒當過狼孩。
人,固然可以盡情表現愚蠢,只怕不宜愚蠢到這個地步。 。。
作家需要看別的作家的書麼?
首先,這個話題我過去已經寫過了——而且闡述的夠詳細,文章題目叫《純文學,還得往黃了寫》,今天再補充補充。
第二,我不愛看別的作家寫的書,真的不行嗎?為什麼又有讀者看了我的書,再次提出這個問題?我應該尊重讀者的意見嗎?我應該傷害讀者的感情嗎?我有點暈了!不過我確實發自內心地認為,文學本來是一種非常個人化的東西,寫文學和看文學真的沒有任何關係,只有尚未形成自我體格的人才需要學習文學,形成之後,只剩下自我修煉完善的過程,同行之間的交流也沒多大用處。幹什麼不是學習呢?幹什麼不是交流呢?
第三,說實在話,小時候還行,現在我真看不下去,頂多也就是翻翻,不管暢銷書還是名著,一本本都是那麼厚的,看了就頭大。上回好容易憋著勁買了本《堂&;#8226;吉訶德》,心想小時候看過圖畫版,事兒都熟,加上又學過文學史,知道其中反映瞭如何如何深刻的思想,但現實是,不好意思……買來到現在,書脊變黑灰色了,內頁還是嶄新的……可能是我睡不著覺怪床歪,可能是翻譯的太差,我上中學的時候對荷馬跟馬克&;#8226;吐溫兩個印象多好哇按道理講,也是前些日子買了本,也覺得忒沒勁了。
第四,給自己數數,認真讀過的果然很少。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亞的喜劇集悲劇集,莫里哀的《偽君子》,歌德的《維特》,尼采的《蘇魯支語錄》(可能有人質疑:尼采算文學嗎?)都算,火車上看的,看上癮了,下來就願意看完它,那翻譯家的文字也好,《聖經》也翻譯得不錯(再次質疑:《聖經》算文學嗎?),現在還陸續看著,再就是小時候一口氣讀完的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探案全集》了。中國的麼,詩歌散文就不算了,一些元明的戲劇傳奇仔細看過,小說值得看的也就《紅樓夢》。《儒林外史》作為書很好,不在《紅樓夢》之下,作為文學就差點,《聊齋》好壞參半,至於其它號稱四大名著的《三國》《水滸》還有號稱奇書的《###》都是基本翻不動的(電視很看得動,但看完全無找原著來讀的衝動),相反,俗點的《三言二拍》倒是跳著讀過幾個,當《故事會》看一樣,也挺不錯,民國以來一些老作家的東西看過十幾個中短篇的,當代作家只看過兩三個人的。其它沒了,不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