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身上。
什麼是真正的“不輸在起跑線”?(1)
“不輸在起跑線”幾乎是現在國內所有嬰幼兒父母們奉行的真理。似乎父母和孩子早一分努力,就必能早一步領先。
如果人類的壽命只有六歲,到了六歲的時候,所有人一起來比較知識水平的高低,那麼或許早早開始教孩子識字、背書、記單詞、學習加減乘除有必要。可是,人的平均壽命接近八十歲,如果一定要把人生比成一場競賽,那麼它是場馬拉松,不是百米跑,起跑線上的早一步遲一步對馬拉松的結果毫無影響。反倒如果不做好準備活動,在還沒做好熱身的時候就猛地投入比賽,會導致抽筋、摔跤、心力衰竭等等情況的發生,使人不得不中途退出比賽。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長週期,講話有早有晚,走路有早有晚,理解能力、學習能力每個孩子也都不盡相同。家長們比較別人家的孩子都會了什麼是沒有意義的。一些基本技能自家孩子即使發育得晚,到了一定的年齡開竅了就能追上。打個比方,有的孩子兩三歲就可以掌握加減法的概念,而有的孩子三歲的時候怎麼啟發都不懂,可是到六歲一下就明白了,這個時候,在這個問題上他和那個三歲就懂的孩子已沒有任何區別。如果父母心急,非要逼著這個還沒有開竅的孩子在三歲的時候學會,那必然是父母和孩子雙輸的結果。
現在是知識爆炸的時代,學習已經變成了終身需要。培養孩子的主動學習能力和學習新知識的興趣比掌握多少知識重要得多。要想孩子有個成功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