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3 / 4)

小說:中國流 作者:你妹找1

),而賣1根牙籤就只掙1毫錢,“中國製造”的輝煌,本質上就是由這樣一群“螞蟻冠軍”支撐起來的。而這還是龍頭企業、盈利的企業,那些千千萬萬的小製造企業,它們的利潤情況就可想而知了。

而就是在這樣一種“卑微”的生存狀態下,中國的製造業如今還面臨著各種諸多的壓力,“中國製造”的生存空間不斷被擠壓、縮小,本章篇首提到的那個佛山利達玩具廠的遭遇,就是製造業困局的一個縮影。

實際上,中國製造業這些年來在快速前進的道路上,在不知不覺中已陷落到一個巨大的困局:低端產能嚴重過剩、核心技術嚴重依賴進口、貿易摩擦劇烈、頻繁遭受國外反傾銷調查和貿易報復、能耗逐年增加、資源日漸減少等在內的諸多問題逐漸顯露出來,困擾和影響著製造類企業的發展與生存。

2。 嚴峻的局勢

縱觀中國製造業的發展歷程,猶如一個在棋局中快速挺進腹地的棋手,看似搶到了大片實地,走到中盤時才忽然發現,原來自己的整盤棋都還沒有做活,還沒有成形的眼位,存在著被對方緊氣絞殺的風險!

中國製造業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可歸納為以下方面。

低端產能嚴重過剩。按附加值與科技含量劃分,製造業有高階與低端之分:高階的製造業如飛機、輪船的製造;低端的製造業如皮鞋、襪子的製造。我國製造業的低端產能已嚴重過剩,大量的生產能力放空。在國家統計局統計的382 種主要工業品中,87%的產品生產處於供過於求狀態。

核心技術嚴重不足。企業關鍵技術自給率低,技術對外依賴度達50 %。科技對發展的貢獻率僅佔30%,發明專利只佔世界總量的,在高附加值、高科技工業品和重要裝置生產方面仍嚴重依賴進口。

技術引進消化吸收能力差。中國目前的技術引進與消化吸收比為1:,而韓國與日本企業比例分別是1:5和1:8,中國與日韓對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消化吸收能力不強成為中國發展製造業的最大桎梏之一,裝置只引進不消化,陷入引進依賴症,形成“引進—落後—再引進—再落後”的惡性迴圈。

裝備製造業依賴進口。在剛剛召開的2009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在接受採訪時就稱:中國當前裝備製造業的關鍵零部件進口依存度非常高,比如柴油機,液壓控制元件的60%到70%都依賴進口。

裝備製造業被認為是一個國家工業化、現代化建設的“發動機”,是工業化或後工業化國家的主導產業。但在中國製造業中裝備業所佔的比重還不到30%,遠低於歐美髮達國家所佔的比例。由於裝備製造業的落後,近些年,我國進口的各種基礎裝置價值大致佔我國進口總值的50%,如裝置投資的三分之二依賴進口,其中,轎車工業裝置、數控機床、紡織機械和膠印裝置約佔70%,石油化工裝置佔80%,積體電路晶片製造裝置為85%,發電裝置達到90%,而光纖製造裝置、大型飛機和大型醫療等領域,主要靠全盤進口。同時,企業的技術裝備落後也是導致我國經濟增長整體質量不高——消耗高、汙染大、投入多、效益低現象的重要原因。

第二章 陷落困局(8)

貿易摩擦頻繁。2001年9月,中國與歐盟間爆發的一場“溫州打火機”貿易糾紛案曾轟動一時。溫州作為中國打火機的主要生產基地,年外貿銷售量達5億隻,佔全球金屬打火機市場總量的70%,其中三分之一出口歐盟。歐盟當時為了控制價格低廉的“溫州打火機”進入歐洲市場,曾專門啟動了一項稱為CR法規的技術壁壘,規定進口到歐洲的2歐元以下的打火機要加一個“安全鎖”,以防止兒童開啟而發生危險。由於當時的“安全鎖”技術全部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這一法規一旦成行,將會把溫州打火機直接拒在歐洲市場之外。2002年5月,歐盟又開始對中國出口歐盟的打火機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後經過溫州打火機生產商的共同努力,歐盟才終止了反傾銷調查。

不僅是打火機案,中國入世以來,隨著中國貿易順差的逐年擴大,與貿易伙伴國家的貿易摩擦越來越多,已連續11年成為全球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其中與歐美間發生的貿易糾紛涵蓋了傢俱、鋼鐵、列印耗材、地板、農用車輛等多種商品。2007年一年,就有20個國家和地區對中國發起了81起調查,涉案金額36億美元,同比增長95%。這些爭端都發生在中國佔優勢的製造業領域,而每次爭端的解決都要付出相當的代價,嚴重影響了中國行業內企業的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