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2 / 4)

小說:中國流 作者:你妹找1

很難找到一個知名的世界級品牌,更別說世界一流的著名企業了。中國的汽車行業是“市場換技術”政策指導思想的始作俑者,但20多年的發展,滿大街跑的不是日本品牌的汽車,就是歐美品牌的汽車……

面對這樣的情況,不能不讓人發問:數年後,當勞動力、土地資源的成本上升,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外資企業離去之後,中國的經濟靠什麼來支撐?即便很多人會說,拉美化噩夢的出現是多種原因造成的,中國的國情和拉美的國情不同,不一定會出現“拉美噩夢”這樣的結果。古人有這樣一個成語叫“未雨綢繆”,就是說在不下雨的時候將下雨時可能需要的東西準備好,就不會害怕下雨了,中國的經濟發展也應當是這樣,如果等到拉美噩夢出現,才去想對策,那麼也許已經晚了。因此,我們要警惕拉美噩夢的出現,更要提前做好應對拉美噩夢的準備。

第四章 變局之探(1)

一、歷史的變局

1。 師夷長技以制夷

160多年前的一天,被道光帝革職遣戍伊犁的林則徐,在趕往新疆的途中收到了一位友人也是同僚的信。信中向他問及大清軍隊和英國海軍之間該如何開仗,採取哪些有效戰法才能克敵制勝等問題。友人之所以請教這些問題,是因為林則徐曾有過與英國海軍正面對抗的經驗,也曾多次擊退來犯的敵軍,在對英作戰方面,他在當時堪稱權威。

接到這封信後,林則徐感到很犯難,他對自己該如何給友人回覆有所顧慮。時值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中國的門戶已開始被歐洲列強用堅船利炮開啟,海防戰事十分吃緊。林則徐清楚,如果自己不說出真實情況,而只說些鼓勵、打氣的話,很可能會導致嚴重後果,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犧牲。但如果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可能會產生一些負面效應,容易讓對方洩氣和失望。

在慎重考慮之後,林則徐最終決定還是向友人直陳自己的看法。他說:英國海軍的武器裝備與清軍相比實在強得太多,大清軍隊在戰場上根本就無法打贏英軍。兩軍對陣時,敵人的武器已經打到我們了,我們的兵器卻還探不住對方。只以清軍現有的裝備而論,即使是昔日的虎將關羽或者岳飛重生,也會束手無策……

這段未見於正史的故事,相信會讓許多崇拜林則徐的人感到鬱悶——一個讓全民族都寄予殷切厚望的股肱棟樑,怎麼會說出自己的軍隊打不贏敵人這樣的洩氣話呢?如果是別人說的也就算了,偏偏他又是林則徐,是一個有著“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情懷,被公認為“民族英雄”的人。這樣的人說出這樣的話,不但讓人難以理解,在感情上也讓人難以接受。

但這卻是事實。真實的歷史往往看起來都不那麼可愛。實際上,這個故事恰恰是從側面反映出了林則徐的人性光輝——他不但是一個敢於冒強大的英帝國之大不韙,作出虎門銷煙壯舉的英雄;而且是一個能夠正視現實,說出事實真相的勇者。故事也從另一個角度佐證了歷史對林則徐的評價,林則徐被史學界視為中國近代史上“開眼看世界第一人”,從這個評語中就可以感覺出林則徐是一個睿智、理性的人。這樣的人頭腦一定是冷靜的,可以清醒地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不會憑著愛國熱情就去冒險行事。

既然林則徐判斷中國不能和英國去硬拼,硬拼的結果只會是失敗,那麼中國到底該怎麼辦呢?林則徐給出的答案就是要去向敵人學習——要知恥而後勇,潛心學習敵人的長處,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引進和製造出自己的堅船利炮,訓練出作戰有素的海軍隊伍,再來克敵制勝。

林則徐的這些觀念,後來被他的好友魏源加以整理,總結為“以夷攻夷”、“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在《海國圖志》一書中得以體現。

“師夷”的觀念在當時還屬於石破天驚的異端思想。當時的大清對西方國家的態度是極其倨傲的。那時普遍流行的一種觀點是:只有大清是文明之邦,其他國家全都是“蠻夷”,大清可以去教化、馴化那些野蠻人,斷無以他們為師向他們學習的道理。有個例子很能說明人們當時對西方的無知程度:上至清軍統帥,下到普通軍兵,當時所有人都認為英國人的膝關節是直的,不會打彎,所以英國人見到他們的首長後才不會屈膝磕頭。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四章 變局之探(2)

林則徐正是趕上了一個歷史發生變局的時代。那時以英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在經歷“工業革命”後,已從農業社會步入了工業化,國力增長一日千里,在世界市場中的地位也如日中天。而此刻的大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