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來,不論國家如何發展,鐵路建設總是需要的,朝廷那些事,至今我都搞不懂,就算搞懂了也不知如何做,我還是用心修我的鐵路吧。當今世界各國鐵路四通八達,在美國,你我都親歷了鐵路的便利,因而,對政治變革既不熟悉也無興趣的我始終認為國家與人民對鐵路的需要是十分緊迫的,無論國家向何處去,鐵路建設總是少不了。”
梁如浩說:“眷誠兄這樣想就對了,我也是這樣認為,對於國家,由朝中大人們去想,我等幹實事的人,還是實實在在做點實事算了,盡一份責任,盡一份良知。”
梁如浩在自己的衙門為詹天佑接風洗塵,二人把酒言歡,不在話下。
關內外鐵路的接收首先是從英國佔領的關內段開始的,英國方面儘管設定了一些障礙和條件,但總的來說算是順利的。接收鐵路要涉及多個方面的事情,技術領域的驗收至關重要,其中長期參與中國鐵路修築的總工程師金達起了一定的作用,詹天佑與金達一起,清點了英軍所佔鐵路的所有裝置和設施。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金達知道話語不多的詹天佑對許多事情心水很清,他沒有過多偏袒英軍,所以到1902年9月29日,大清國的關內外鐵路總局從英國佔領軍手中,收回了從北京至山海關段的關內段鐵路。
到了收回俄軍佔領的關外段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