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2 / 4)

小說:嫡女策(完結版) 作者:丟丟

賀喜的人,留下一些品級低的讓管事們招呼,進來商議接下來的安排。

王爺一向是個喜怒不形於色的人,對杭天曜除外,這會子面容平靜,神態如常,看不出喜憂。王妃的定力有限,顯得疲倦而懶散,眼角眉梢都是勉強的笑意。看見杭天曜兩人回來,只是點了點頭。杭天睿跟在最後,他只是有些吃驚的感覺,估計現在還未搞明白自己怎麼突然被封了官。

定在第三日請賀喜的人們來吃酒,日子緊迫,王妃難免許多事要忙,不及寒暄,就匆匆領命去了。

眾人都散了,各忙各的去,唯有王爺留下陪太妃說話。

王爺蹙了蹙眉,問著太妃的意思:“母妃,皇上此舉的用意不言自明啊。”

太妃點頭,隨即又道:“今兒早朝,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皇上如何突然下了旨意,都不曾有訊息傳來。”

王爺回來之後,就一直忙著就會賓客,好不容易才有了機會與太妃說清此事,嘆道:“關於立世子一事,朝上有官員提過好幾次,皇上頗為厭煩,每次皆以是我們王府家事推到了我身上。此事關係重大,兒子不敢輕易定奪,拿話敷衍了過去。今兒早朝,鎮國公重提此事,而且言語間對小五很是讚賞,隨後有不少朝臣表態贊成。”

誰知,永昌侯順水推舟提了一句恩封子弟,皇上當即大喜,說是小五寬容敦厚,人品出眾,賜他正四品上輕軍都尉。一言既下,眾臣驚異,可天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當即就命人擬了聖旨。“鎮國公的妹妹是魏平侯夫人,背後的貓膩一想即知。

太妃已然想到大概,聞言不禁失笑:“這不成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不過,我想問問你心中到底是什麼主意?”

對太妃對魏家的諷刺,王爺沒什麼反應,世家聯姻本就是為了權勢,魏家此舉是在情理之中,便是王妃,他雖覺她賢惠溫厚,但不會傻到以為她寧願老四繼位,若她果真有心,為何這麼多年從未提起過。為人母者,總會為自己子女多考慮一些,王爺不想太苛責了。

他理了理自己的思緒,徐徐說道:“煜兒逝後,兒子當然是毫不猶豫的選擇老四繼位,他是正宗嫡子,上有皇后娘娘照拂,下有母舅家支援,而且自小聰俊好學。可惜,他後來不學好,一味向著歪路走,連我的話都不忘在心裡。

小五性子敦厚,不是振興之子,但好歹不會鬧出多大事來,能守住王府基業,而老四還不知要把王府鬧成什麼樣子呢。可經歷了吳王謀反,皇上對太皇太后生了疑心,要避諱著她的人本是正理,兒子更不敢將這一番大業交到他手裡。是以,這些年,兒子日夜思量,都拿不定主意。”

“你應該也發現了,自老四他媳婦進門之後,老四改了好些,最近都不在與從前那些人混在一起。”太妃並不否認王爺的話,當初那個情形王爺不敢讓老四繼位是為杭家著想,她寵愛老四,可杭家百年基業才是最重要的。

“母妃說得,兒子亦有感,若老四能這般下去,杭家自當交到他手中。如此,我也算對得起華欣了。”畢竟,王爺與華欣郡主那是結髮夫妻,不希望眼睜睜看著兩人唯一的兒子走到窮途末路。

太妃依然不大放心,故意試探道:“那魏氏呢?”

王爺頓了半刻,沉聲說道:“她是莊郡王府王妃,一言一行都要有主母風範。倘若她做出失德之舉,我也只能不念情分了。”

王爺能說出這個話太妃很滿意,她還擔心自己這個兒子與魏氏情分好,他日王府發生什麼事也會包庇呢,看來王爺還是個胸中有謀略的人,知道孰輕孰重。

全國有百萬餘大軍,密探就有好幾千人,加上送信的使者,那就是一支相當龐大的隊伍。每日各處又會送各種各樣的資訊回來,王爺手下幾人就從中篩選出可疑的重要的事情上報,所以大多數的時候,王爺公務繁重到幾乎無力顧家,便是過年皇上封筆,他那邊也一刻不能停。

有時,情知家中事情不太尋常,他都只能交給他人料理。

……。

話說蔣氏回了房之後,好一場氣悶,尤其想起方才風荷的笑,越想越不是滋味,只覺得是嘲諷她們。

雖然府裡府外有不少人曾戲言杭天睿是世子,可他自己倒是不作這個想法,他與四哥同是嫡子,論身份、長幼,四哥都比他更有資格繼承王府。他對自己被立為世子的希望抱得很小,此時得知自己可能已經被排除了,也不是很難過,畢竟他覺得不當世子,他還是能逍遙自在的,不會因此而缺少什麼。

依杭家的權勢,他是嫡子,分家產能分到不少,又有俸祿,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