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假賬還不容易嘛?
這種頂著大儒皮,心狠手辣,又是智計百出的人——我張溥不——拜師,抱上這條大粗腿,就是傻子了,傻得無可救藥的那種。
至於幹這事會和官府的權威衝突,拜託東林黨人本來就是身為官員,敢於對抗政府權威的主兒,看一看東林祖師顧憲成吧,翻遍二十四史,沒有見過這麼牛的平民,一介平民,可以任意的安排朝廷事務,可以打擊自己看不慣的人!
382人的心理
“老師,請受學生一拜,我張溥修習儒學幾十年,這才知道老師主張的先秦儒學,華夷之辨的真意,請受學生一拜!”
張溥可不是簡單跟風的人,可沒學人主動給劉白羽門生帖子,在深深知道世故人情的張溥看來,劉白羽的當時大儒就是一張皮而已,這位自身的真面目還不一定是啥呢,萬一這位手握重兵的所謂大儒,實際上只是把筆桿子作為點綴,信仰的是槍桿子怎麼辦?要知道本朝太祖朱元璋清洗胡惟庸和李善長也沒過幾年呢!
不過這次劉白羽對張溥提出了民族主義這個架空皇權的輿論概念,讓張溥徹底淡定了,劉白羽可不是朱元璋那種農民出身的糙哥,只知道用殺殺殺來控制輿論,這人手段高明,堅持原則,卻又有彈性,和自己的做事風格是不謀而合。
張溥不知道的是,劉白羽對於他也本來是敬而遠之,畢竟張溥反過來控制周廷儒這個老師的事情,劉白羽還是心有芥蒂,感覺這人野心太大,不好使用,不過劉白羽後來想開了,自己和周廷儒不同,不但有錢,有兵,還有士林聲望,說句不好聽的,就是劉白羽毒死張溥,嫁禍出去,也不見得有人懷疑,為啥不敢用此人?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對於張溥這種人,簡單的恩義和師徒名分是根本駕馭不了此人的,對於這種人,劉白羽只能表現出比他方方面面才能都強得多,才能讓張溥不知道自己的深淺,駕馭此人——或者說的明白些,張溥這種人,就不是一個尊重大義名分的儒生,而是吃法術勢這一套法家人士。其實說的穿了,劉白羽拿華夷之辨作為儒家思想核心,根本就是扯淡。畢竟物質決定意思,孔老夫子的時代,是君臣制度瓦解,君臣都出於朝不保夕的叛亂時代,孔老夫子也不是穿越人士,不可能腦洞好大的想到被諸侯們打的亂七八糟的蠻夷能幾次入住中原,屠殺幾千萬漢人,他的核心思想,必然是調和君臣矛盾,建立穩定的核心封建秩序——換句話來說,缺啥補啥。
這種人,即使是身為首輔的周廷儒也是無法用師徒名分駕馭的,不過如果用法家那套駕馭,其實也不難。
劉白羽下定決心之後,微笑著對張溥說到:
“華夷之辨一出,漢奸賊子懼!不過大道也要行的得法,天如,教化百姓和講學不同,你可知道?”
“還請老師賜教。”張溥恭恭敬敬的對著劉白羽說道
“也不是什麼高深的學問,不過是一些人情之道,說道哪算哪,還有,我說的東西肯定是不受腐儒們喜歡的,一貫如此,你切記不要說出去,真要是不小心說出去了,也不要承認,明白了麼?”劉白羽忽然兩眼放光,淡淡的說道。
張溥自然知道劉白羽的弦外之音是自己就算說出去,人劉白羽也不會承認,他儒家皮底下是相信法術勢的法家人物,自然知道這些為人處世的東西才是真正的學問,頓時正了正身子,對劉白羽再拜:
“弟子洗耳恭聽,一定記在心裡。”
“這教化之道,先要記住幾點,大部分人都是無知的,缺乏知識的,不知道真理為何物的。所以他們相信什麼,和這個東西是不是真的沒關係。而是要取決於另兩件事。
1、他們想相信什麼。
2、宣傳了什麼。”
“這,老師,人不都是有常識的麼?”
“術業有專攻,一般人他們確實沒有這方面的常識,再說常識這玩意,十有**不過是想當然——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義子螟蛉,大氣壓強,這些我說的都不符合常識,最後一較真的結果呢!不要忘記了!”
這……張溥無語了。劉白羽說的都是科學史的公案,是現代中學生都知道的段子,可是在明末那個時代,卻成為了一個政治事件。
依附溫體仁的浙黨人士,為了打擊劉白羽,一直在找劉白羽的錯處,奈何擁有現代經學知識的劉白羽在儒學上是宗室水平,十個溫體仁都不是對手,這些小魚小蝦就更不行了,好在在他們看來,劉白羽沉迷奇技淫巧,而且還玩語不驚人死不休,把柄是現成的。
按照常識來說,鐵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