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儘管如此,這樣做還是非常必要的,因為這對孩子的將來有好處。
專 家 導 讀
社會很複雜。一個成熟的社會成員,應能透過紛繁雜亂的現象作出準確的判斷,這比學習各種知識更重要也更困難。我們應當保持這樣清醒的認識:現在的孩子,將來肯定要獨自走上社會,而社會要比兒童時期由家庭、學校以及夥伴所構成的交往圈複雜得多。“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如果兒童時期沒有抓住機會受到這樣的訓練,長大之後,如何能夠順利地適應社會,與他人交往呢?“沒有交際能力的人,就像陸地上的船,永遠到不了人生的大海”。所以,離開社會的交往環境和與他人的交流,個體的社會化便難以完成。沒有交往,孩子永遠也長不大。
人際交往智慧是多元智慧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學家加德納(Gardner)認為:人際交往智慧的核心是留意他人差別的能力,特別是觀察他人的情緒、性格、動機、意向的能力。父母需要從孩子出生後就加強培養他們的這種能力,避免他們在以後的人際交往中顯得過於幼稚。
人際交往中,辨別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養要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作為家長,在實際生活中也應增強孩子的辨別能力和自我防範意識:比如,教會孩子分辨好人,向孩子說明這個社會除了真善美,本來就還有假醜惡存在,有時候越是壞人,越會擺出一副友好的態度,使你上當受騙等等;應教會孩子在緊急情況下如何處理情況,比如熟記一些必要的號碼,或者訓練孩子在各種情況下如何取捨,並詳細地分析為何如此;在日常生活裡不妨多多進行“情景教育”,比如報紙報導一群小學生去撲救森林大火的時候,家長應及時告訴孩子,這種做法不應提倡,並說明原因。在與孩子的交談中,可以讓他們知道真善美與假醜惡是並存的,而在具體的分析引導中,也要努力喚醒他們的理性,啟迪他們的判斷力。
培養孩子在人際關係方面的判斷力,基本的原則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