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2 / 4)

小說:管理之道 作者:青詞

境的多變性和問題的複雜性,我們很難在企業或組織發展中找到其中具有“全域性性影響和一定時期內的穩定性”的戰略核心。於是,戰略管理必須尋找或提升快變環境下的應變能力,以及缺乏因果關係情況下的複雜問題處理能力!

事實上,學術界對此進行了很多探索。比如,柔性戰略的提出,旨在提升戰略的柔性,使其有更大的適應性。但是,怎樣才能使戰略真正柔起來?思想、思路可以柔,但一個企業的組織架構、資源怎麼柔?許多核心的東西是有專用性的,強化可增加核心競爭力。但過度強化和依賴,又可成為應變的障礙。再如,核心資源、核心競爭力和學習性組織等能力理論的興起,其基本思路是既然無法把握環境,那麼戰略研究的重點可以由外部環境和機會的把握轉向內部能力的提升。就像人原本透過增減衣服來適應環境,但當天氣變幻無常時,還可以走另一條路:提升自己的能力——鍛鍊身體,變得非常強壯,有很強的抵禦力。這事實上是研究問題的思路發生了變化,由注重外部,逐漸轉移到關注內部,以自身的能力和能動性應對環境的多變性和問題的複雜性。這與那個著名的老虎寓言故事背後的道理其實是一致的。在未來社會,我們無法預知何時何地會遇到什麼樣的威脅,但當老虎來了的時候,只要我們比競爭對手跑得快,處理危機的能力強,辦法多,生存的機會自然就大。

所以,我的觀點是:目前在傳統行業裡,傳統的戰略理論仍然是有效的。但處於複雜領域的行業,必須尋求到新的思路,當戰略已經越來越模糊時,就需要找出優於戰略的東西。

經過20年的研究和發展,我們提出和形成了和諧管理理論。其在複雜多變環境下對戰略研究的啟示是,在戰略說不清時,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願景、使命以及發展的大體思想往往是基本可以找到的,我們稱之為“發展主題”或“和諧主題”。另外,如果還能在組織內部形成互動的機制,可稱為“和諧機制”,於是就可找到複雜多變環境下戰略的替代品:“和諧主題” “和諧機制”,它具有“全域性性影響和一定時期內的穩定性”的戰略的基本特性。

和諧管理理論將自身定位於多變環境下複雜管理問題的解決學,它以人與物的互動以及人與系統的自治性和能動性為前提,圍繞“和諧主題”,以“理性設計與最佳化”(諧則)和“環境誘導下的自主演化”(和則)雙規則的耦合來應對管理問題。比如鄧小平先生提出的“摸著石頭過河”。在這個提法中,過河就是“和諧主題”,儘管中國改革問題複雜、局勢多變,但改革的願景和思想長期相對穩定。要圍繞該主題並確保其願景實現,有橋當然走橋,有船自然坐船,會游泳就游泳(理性設計與最佳化)。當這些都不具備時,只能利用改革調動起來的積極性和能動性,相機行事,摸著石頭走(環境誘導下的自主演化)。圍繞著過河的主題,有機地利用兩種機制,我們一定會到達勝利的彼岸!

虹橋書吧BOOK。

第48節:企業與管理(14)

在企業發展中,我喜歡用“變形金剛”形象地比喻上述思想。面對未來複雜多變的管理環境,企業一定要把自己的使命和願景搞清楚,在此基礎上,建設好自己的“核心模組”(看家本領——諧則),然後創造“和”的環境,就是透過品牌、自身的文化和魅力形成相機行事的能動性(和則),在新威脅或機遇到來之時,能夠根據環境的需要,利用自己的“核心模組”以及資源整合能力與聯盟者一起創造(變形)出適合市場需要的新的產品和服務,這樣就可以做到基礎穩固、常變常新、競爭力永駐!

當然,要靈活變形,即圍繞“和諧主題”有機耦合“諧則”與“和則”,保證主題健康的實現。此外,企業領導力和學習能力也非常重要。學習並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套機制。像寶潔就很注重員工間的學習和知識共享,他們的每個員工都是訓練員。而海爾則是組織學習的典範,定期的案例研討會是實現組織學習的機制保證。未來,我們的生存環境日益複雜多變,提升生存能力的基礎就是不斷提高學習能力,具備應對力。

還應該注意,在這個應變演進的過程中,看不見的東西往往更重要,因為所有看得見的東西都可以買到。有人說他讀懂了金庸的武俠小說,拿著銳利武器的人,功夫一定比不過拿一般武器的人,而這種人又一定比不過用拳頭的人,用拳頭的人功夫不如用手掌的人,而最最厲害的人是什麼?是那些什麼都不拿,一口氣(內功)可以打敗別人的人。企業何嘗不是如此,最核心的競爭力常常是看不見的蘊藏著知識的制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