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弱勢群體”的號召,這就是政績。
至於到底下面的村裡有沒有那麼多的孤兒,至於這建好的孤兒院到底是被村裡面拿去幹什麼了,更至於手下的那些傢伙在這個工程中吃了多少東西,讓孤兒院成為了傳說中的豆腐渣工程,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倒了。這重要嗎,縣長一點都不關心這些個問題,到時候還在不在這個縣裡都是問題。
二把手新上任燒的三把火,縣裡的一把手也不會多說些什麼,一開始就將二把手給壓的抬不起頭來,會給上面的領導留下專權的印象,這很不好,而且這村村孤兒院建起來了。對於一把手來說也是一份政績嘛,所以在縣裡的二把手推動下,在一把手預設下,這搞笑的村村孤兒院就這麼在縣裡透過了。
村村孤兒院,聽起來就是笑話,上面為了政績,下面為了撈一筆,也就這麼莫名其妙的在每個村裡搞了起來。
當然,不要想下面的村子會真真正正的建這個毛子的孤兒院,經費經過了層層的吃拿卡要。撥到了村裡的時候就非常的少了,這點錢建個廁所都不夠,就更不用說孤兒院了,而且上面已經吃了不少,下面也該吃點吧。已經很少很少的經費就這麼不見了。
至於孤兒院嘛,總是有辦法的,村裡面怎麼說都有一些破舊破舊的房子,牆體刷個白,這看上去不就新了嗎。
至於孤兒院中工作人員。那更沒有問題,現在村裡面的青年都差不多到外地打工去了,就剩下些老頭老太太,村裡面也沒有什麼娛樂。這些個老頭老太太有帶著孩子的還好,怎麼說都可以排解下寂寞,沒有孫子孫女的呢,不就太寂寞了嗎。
孤兒院的管理者就從這些個老人家裡選就行了。包一餐,還有小孩玩,多麼好的一件事情。這也算是關心老人了吧。
至於工資。什麼工資!讓你有個玩的地方就不錯了,工資什麼的想都不要想,村裡的經費都不夠領導們吃喝嫖賭抽的,怎麼可能浪費到你們身上。
拖這個怪異的村村孤兒院措施的福,棄嬰張應軍有了一個遮風擋雨,一天能夠吃上一口飯的地方。
沒錯,每天就一餐,餓不死就行,其他的嘛,重要嗎。完全是和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的人的小孩,給口飯吃就不錯了。要不是孤兒院怎麼說都要有那麼一兩個孤兒來應付上面的檢查,小張應軍估計也進不到這所謂的孤兒院中吧。
張應軍10歲那年,已經升為縣委書記的縣長的被雙規,村村孤兒院措施的經費沒了。既然沒有了上面的撥款,那麼這個所謂的村村孤兒院也就廢了,不要指望村裡面會拿錢出來為領導的政績買單,最重要的是,這領導馬上就不是領導了。
村村孤兒院停了,張應軍也就被趕了出來,靠著拾荒,靠著村裡面的人的那一點點的憐惜,張應軍怎麼說都活了下來,張應軍可以說是吃百家飯長大的。
艱難成長的張應軍,明白了生命的艱辛,明白了生活的不容易,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張應軍開始了努力學習,知識改變命運。張應軍深信著。
張應軍應該可以算的上是一個天才吧,靠著偷看村裡的學校中的上課,靠著拾荒中收集起來的書籍,張應軍完成了高中的知識的自學。
張應軍的才華被村學校的校長髮現了,覺察到了張應軍的才華的校長很開心,讓張應軍有了學籍,能夠參加高考。
不要以為校長是個好人,雖然校長的做的事情是對張應軍很有好處,可是校長的目的根本就不是要行善,也不是惋惜張應軍的才華要給張應軍一個發揮的平臺。
時間在流逝,經濟在發展,原本就不太沉靜的村子變得更為複雜。
青年出去打工,老人看孩子,可是這些個留守兒童是老人看的住的嗎。
日本,香港的某些不良影片的傳入,不太好的社會氣氛的影響,讓這些個本就不太安分的少年們的心更為躁動了。
拜山頭,認大哥,講義氣,學習黑社會、一言不發就動手,所謂的酷,所謂的帥等等不良竟然成為了時尚,成為了潮流,這樣的青年,這樣的學校,你期待他能夠出什麼好的結果嗎。
六年了,校長來到這周圍六個村子共建的小中高直升式的學校已經六年了,這六年間,所有的畢業生中沒有一個考上大學,這讓校長的面子怎麼放。
成績就是功績,校長沒有一直待在這個學校的意思,校長還想往上爬,所以校長必須要出成績。一座六年都沒有一個大學生的學校是不可能給校長出成績的。
沒有成績就沒有功績,沒有功績就沒有政績,沒有政績就不可能得到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