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滅之後,關隴集團已然無力對抗新聲的山東集團,在李唐三代帝王的努力下,被一點一點消磨,直至女帝武則天之時,被之一舉摧毀,煊赫一時的關隴集團徹底消亡。
而在這個世界,楊廣依舊是打著以高句麗之戰的機會,消磨關隴集團的主意,剛剛死去的幾個將領還有幾萬士卒,都是關隴集團的人,現在與高句麗對戰的宇文述也是關隴集團的人。
楊廣他就是在藉助高句麗的刀,挖關隴集團的肉,為此,他特意上前線監督,絕不給關隴集團任何偷樑換柱的機會。
“只是兔子急了還咬人,楊廣此番卻是有些過於著急了,就怕關隴集團狗急跳牆啊。”何恆望向遠方的戰場之上,驀然一嘆。
王知遠也是一嘆,不知是在為關隴集團還是楊廣嘆息,亦或者是這次大戰下死傷的無數生命,他們本不該如此死去,只是上位者為了自己的權勢,卻是犧牲了他們。
遠方的河岸上,激烈的戰鬥依舊繼續。無論隋軍還是高麗軍都已經有殺紅眼的趨勢,隋軍是因為死傷慘重,加上楊廣那嚴令與重賞,一個個打了雞血。而高句麗軍隊則是在保衛自己的家園,於他們而已,隋軍就是一群可惡的侵略者,侵略他們的國家,殺害他們的親人,霸佔他們的土地,自然要奮起反抗。
數十萬的軍隊在這裡碰撞著,廝殺之聲響徹天際,兵器與鮮血交織,無數生命在凋逝。大地上哀嚎與怒吼聲連綿不絕,一寸寸烽火燃燒著,波及數百里,鮮血染紅了土地。
最後終究是隋軍兵多將廣,準備充足,在這開闊地帶上,高麗軍遠遠不是對手,短短時間就被之誅殺上萬之眾,無奈之下只能後撤,退入了遼東城裡,依靠堅固的城牆阻攔著隋軍,楊廣令大軍團團圍住遼東城,隔斷其水糧,然後下令攻城。
第二十二章 城破
在歷史上,隋軍圍攻高句麗三京之一的遼東城的時候,楊廣曾經下了一個很愚昧的命令。
楊廣是這麼說的:“今天我們弔民伐罪,非為功名。不許輕軍獨進,以致失利敗亡。凡是軍事進止,皆須奏聞待報,毋得專擅。”
意思就是隋將不得擅自作出任何有關作戰決定,必須先向他報告後再聽從命令。這使得隋軍在戰場上很被動。隋將在做每個決定的時候都要先派人馳報遠在後方的隋世祖,這就延誤了軍情。高句麗的軍隊也因此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重整和反擊。
高句麗幾次出戰不利,於是就閉城固守。楊廣命令各軍攻城,同時又命令諸將,高句麗人若請降,就安撫接納,不得縱兵劫掠。高句麗人每每在城將要被攻陷時就詐降,將領們奉楊廣旨意,不敢擅作主張,先命人飛馬奏報煬帝,等到答覆回來,城中的防守已調整鞏固好了,隨即高句麗又開始死守。如此再三,楊廣仍是不醒悟。
就這樣,隋軍整整圍了遼東城五個月都沒有攻下。
但這一次,楊廣在被何恆算計了一下,已經下定決心,要一舉踏平高句麗,作為曾經滅陳統帥的他,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再不想接受高句麗投降的情況下,自然不會下什麼不讓將領隨意出戰,每事都需彙報的命令,也不許高句麗投降。
故而在這一次,與真實的歷史有著巨大的不同了。
楊廣在自身主力與高句麗在遼東城決戰之時,同時以三十萬陸軍、二十萬水軍,共同組成了一支海陸軍隊,自海路繞道,直接攻向高句麗的首奪平壤。
這樣直接讓本來就兵力不足的高句麗腹背受敵,首尾難以兼顧。高麗王為了保證自身的安全,不得不自遼東這裡抽調了部分兵馬,回援平壤。
而這也使得遼東城這裡岌岌可危,這個高句麗三京之一的城池,已經幾乎被破。
……
“好,剛剛右翎衛大將軍來護兒傳來捷豹,他率江淮水軍,自水路攻向平壤,欲回援的高麗軍,大破之,正在追擊。”楊廣看著手中的戰報,大喜過望。
眾多將領一同賀道:“恭喜皇上,踏平高句麗,生擒高麗王,指日可待。”
“好,借諸位愛卿吉言,等破了高句麗,朕再論功行賞。”楊廣龍顏大悅,舉杯敬向諸多將領。
這時,有位將領進入大帳來,喜道:“剛剛宇文將軍傳來捷報,他打破遼東守軍,差一點就攻克遼東城,並以目前情況,只需一日,必可徹底瓦解遼東城,特此通告陛下。”
“好好好!”楊廣大喜過望,看著眾人道:“諸位愛卿,且隨朕一同前去,看我大隋雄師,如何踏破高句麗三京之一的遼東城。”
諸多將領急忙勸道:“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