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是駐軍東北後方奉軍的四分之一。
許多被打散的奉軍部隊、紅鬍子組成了抗擊烈風軍的部隊,但是這些為數其眾的抵抗力量並不能形成一個拳頭,十二月九日,繼金州、大連、旅順失守後,海軍第三特別陸戰隊及海軍獨立警備騎兵的一箇中隊、炮兵一箇中隊抵達丹東――他們與剛剛佔領丹東的新羅軍的一個聯隊會合。
同日,通化失守-烈風海陸軍在東北的兵力已經達到了十三萬人,而且烈風在國內還進行了一次動員――他們的再動員十萬兵力進入東北。
阿爾比昂人在這個時候才得到了烈風已經對共和開戰的訊息,但是他們表示相當的不滿,因為烈風襲擊並不是與阿爾比昂人直接交戰的軍閥蕭或者是商業聯盟沈――最近這個商業聯盟與軍閥柳結成了聯盟,他們聯合在海上對阿爾比昂的霸權產生了威脅。
軍閥張沒有太強的海上力量,他只是北共和一個有力的地方政權,他們與鐵勒人的矛盾反而有利於加強阿爾比昂在舊大陸的統治地位。
雖然曾經與鐵勒一起抵抗過那位卡佩歷史上最偉大的君主,雙方曾有相當濃厚的感情,最後那位卡佩歷史上最偉大的君主發動了一次對鐵勒的襲擊,鐵勒將這次戰爭稱為“衛國戰爭”,但對於那位卡佩君王來說,結局是極其不幸的,六十萬軍隊中,只有大約兩萬人回到了卡佩,那也是這位君王從盛到衰的轉折點(要說明的是,鐵勒人也曾多次與卡佩人勾結在一起,但是兩個陸地強權始終是不能並存的)。
但是自從那個十二月開始,新的君王擊敗了深具野心的篡位者,自此國勢蒸蒸日上,鐵勒人在東方、西方,甚至大海上都有著強大的勢力,甚至足以讓他向阿爾比昂人發起一次挑戰。
軍閥張毫無理智的進攻,被迫以鐵勒人把注意力移向東方,大約有八個軍團,約五十萬人將會向東方移動――雖然根據阿爾比昂人的估算,鐵勒人的遠東地區不足以養活這支部隊,鐵勒在遠東維持的兵力不可能超過二十萬,西伯利亞大鐵路也無法維持超過二十五萬的部隊。
但是無論如何,阿爾比昂人得安慰一下自己的盟友,雖然同時在兩個戰場展開大規模戰爭,但按照預定的約定,阿爾比昂人還是向烈風人非常痛快的提供了第三批一百五十萬阿爾比昂鎊的貸款,除此之外,還允許烈風人在債券市場發行大約二百萬阿爾比昂鎊的債券,而給鐵勒人的更多一些,一次性就同意鐵勒人直接獲得一千萬阿爾比昂鎊的鉅額貸款。這筆貸款由阿爾比昂政府擔保,在東方流血越多,阿爾比昂人就越快樂。
而林一塵所部沒有的另一個原因就是,根據不確切的情報,烈風軍已經組建了一隻龐大的艦隊。這支艦隊包括大約二十艘大型運輸艦和數十艘武裝運輸船,一次性可以運載大約兩個師團的兵力,而這支龐大的艦隊隨時在秦皇島到天津一線登陸,出關的奉軍將有可能遇到腹背受敵的情況。
就在此時,烈風人在錦西進行了一次登陸,這次登陸的規模比在遼東半島的登陸行動規模要來得大,不過這一次海軍並不打頭陣,經過兩天折騰上案的愛水支隊(由愛水三郎少將指揮)編成序列為步兵四個大隊,輕炮兵兩個中隊,工兵一個小隊,隨後又增援了步兵一個大隊。
五個步兵大隊和少量炮兵的愛水支隊在一開始就陷入了苦鬥,愛水三郎不得不承認“戰鬥中將兵多有死傷,我作為指揮官負全部責任”,但是這一側擊京奉鐵路的行動確實可以說給奉軍極大震動,特別是錦州的側後受到襲擊,讓林一塵越發猶豫。
戰後的事實表明,這一反情報作戰並不是出自愛水三郎之手,而是奉軍情報部門的評判,但是包括林一塵在內,所有人都沒有想到聯合艦隊的去向。
雖然在戰鬥中,烈風人只出動遣外第二艦隊――這個艦隊只有兩艘巡洋艦以下的十數艘軍艦,後來增援的軍艦也只有巡洋艦一艘,炮艦三艘而已,快速帆船七隻,武裝漁船六支。
只是奉軍的海軍力量實在太弱了,即使是在收編了中央直屬的第一艦隊,也只是名義上存在,這支並不強大的艦隊完全佔據了被中國的海上優勢,在這種情況下,林一塵必須防備烈風人的登陸。
事實上,奉軍情報部門雖然作出了一次誤判,但是十二月十日,烈風人還是讓整個世界吃了一驚。
“整個港口在燃燒……”
“第二艦隊的最大恥辱……”
有無數的書籍寫到了這一次襲擊,緊緊在近十年就有兩百本以上關於偷襲高雄港的資料,事實上作為第二艦隊最重要的軍港之一,高雄港的防禦是嚴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