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列也敢截留,接連攔下多節車皮,車上的軍官多是韓信海的舊相識,也給他面子,經過雙方商議,留下一個三千人的步兵團,再留下部分特種兵分隊組成一個混成支隊。
柳鏡曉雖然對韓信海擅自截留部隊十分不滿,但是浙南局勢急迫到那種情況,這也是無可奈何的辦法,韓信海以這個混成支隊和手頭另一個以一個步兵大團為基幹組成的混成支隊為核心,準備全力保護柳軍的命脈浙贛線。
而柳鏡曉在接收到部分增援部隊,也急不可待展開攻勢,力爭解決南昌的南軍。
柳鏡曉親自趕到南昌附近,要領兵與城內的吳蒼雷、陳瑜會合,他的命令一出,當即有人勸道:“師長……你何必親身涉險?”
柳鏡曉斬釘截鐵地說道:“我聯軍一兵一卒都不可輕易放棄,何況城內尚有我近萬將士!”
丁寧更是自告奮勇,作了柳鏡曉的先鋒官,這次增援的部隊計有一師半人,多數是剛抵達戰場的精銳部隊,柳鏡曉預定帶到江西的四個多師,除去城內的一師多人,大抵都在這隻援軍之中。
還有人勸道:“柳帥,若是起了什麼鉅變,延誤了處置如何是好?”
柳鏡曉笑道:“俊卿在濟南,自會處置!”
藉著太陽初起,部隊沿著鐵路線展開,原本坐著的部隊紛紛站了起來,一面又一面的團旗在陽光下飛揚,士兵們紛紛進行最後的列隊,在最前方的是柳軍最值得信賴的炮兵部隊,為了追求殺傷力,他們甚至還排在步兵之前,步兵中伴隨著軍官的命令,士兵們就在熟悉地上著刺刀,只見前排閃耀著寒冷的刀光,而負責偵察的騎兵已經預先展開。
丁寧為柳鏡曉證明了她不僅僅是優秀的騎兵軍官,在大規模戰鬥組織上,她同樣是非常優秀。
不多時,五個步兵團的步兵,一個炮兵團和若干隊屬炮兵營、連,再加上一個騎兵團向南軍發起了攻擊。
柳軍展開了整齊的佇列鼓手擂起密集的鼓點聲,軍旗在風中飄揚,士兵們肩後步槍槍管的刺刀閃耀著寒茫,士兵們沉默不語,他們明白前面等待著他們的是什麼。
他們的隊形無懈可擊。防守的南軍以一陣密集地炮擊揭開戰鬥的序幕,只是在先前的炮戰之中,柳軍的炮手佔據了很大優勢,這陣炮擊雖然造成了相當大的傷亡,但北軍的隊形仍是無懈可擊。
炮彈在他們頭頂爆炸,四飛的彈片不時在人群造成相當的傷亡,只是柳軍仍然在默默忍受傷亡,他們不能停下來。這樣會延長暴露在敵人火力下地時間,他們也不能前進得過快,這樣會打亂部隊編制和過早消耗體力,因而無法組織有效的衝鋒。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保持前進的節奏是至關重要的,只有最富有戰鬥力的部隊才能展開如此堅強的攻擊。音樂和鼓聲都是控制節奏的方法,但更重要的是長期訓練出來的紀律。
現在柳軍士兵們就是以強烈的鬥志和長期征戰中形成的嚴格的紀律忍受著一切,既然他們即無法控制自己的安全,也沒法還手,於是他們強行讓自己忘卻向自己飛來的彈雨,他們將頭上的帽子地帽沿拉下來到眉毛處,身子略微向前傾,就象是在迎著風雨行走一樣。
柳軍地行進速度並沒有慢下來。南軍官兵承認,他們炮擊似乎沒有任何成效。給人一種“投石入海”的感覺。中彈處裂開的口子幾乎是立刻被重新填滿,每當某個軍旗的旗手被打倒,立刻他身邊地人會撿起旗幟,繼續揮舞著帶領同伴們前進!
而南軍遭受的比北軍要強烈很多。雖然他們付出的代價比北軍要小,但是無法承受得住這種打擊,在柳軍進入射程之前,已經有多名南軍軍官率部逃跑了。
強大的柳軍在敵前信賴特有的紀律,完美地完成了縱隊變橫隊的轉換,接著伴隨軍官們的命令,士兵們整齊地將肩頭上的步槍取下平端,槍口上的刺刀指向前方,同一瞬間,他們幾乎同時一聲怒吼:“殺!”
參戰的南軍屬於雜牌部隊,只有少數部隊裝備了米尼式步槍,因此在一個齊射之後,柳軍雖然有大批士兵倒下,卻從容發揮了他們射擊上的絕對優勢,七千枝步槍幾乎同時怒吼,成排成排的南軍倒下,接著柳軍又是一聲怒吼:“殺!”
戰鬥直接進入了肉搏戰,柳軍直接殺入了南軍的炮兵陣地,炮手被迫拋棄了他們的炮兵陣地向後逃去,雙方展開短促的肉搏戰,丁寧所統領的柳軍是柳鏡曉的最嫡系部隊十七師和第二師,戰鬥力極強,南軍抵敵不住,連戰連退。
丁寧的組織能力極強,南軍用於狙援的兵力約有一萬五千人,而她手頭的兵力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