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喚叫雲叔的就是那首先發話的老者,他答道:“按統計,柳鏡曉有步兵四個旅十二個步兵團又騎兵一旅四個團,師屬教導團一個,合計是步騎兵十七個團……”
“我江浙聯軍,依江蘇李督軍的意見,蘇軍出步兵三師計步兵團十個團,騎兵一個團,浙江出一師計四個步兵團,皖軍出三個團,贛軍出兩個團,合計是步騎兵二十個團,在兵力完全壓倒了十七師……”
“何況還有河北河南的方面策應是不是?按紙面上計算確實是如此,只可惜我們海上不出善於分析的人才,首先現在柳鏡曉不是十七個團了,是十九個團了……”
沈小姐的分析絲絲入微,把柳鏡曉的實力擺在陽光下面了:“沒錯,我們的步騎兵團是比人家多上那麼一兩個,可是人家有三千人的大團,而且戰事一開,大部分步兵團都能很容易地補全三千人的編制,我們的步兵團卻是最多不過兩千人……”
“江浙聯軍炮兵只有三個團,人家有師屬和旅屬炮兵七個團,整整是我們一倍……至於步兵兵力,光以柳鏡曉現有的十五個團,至少相當於我們的二十五個團!”
“河南、河北,那是別人的力量,怎麼能可靠!我們這次出兵山東,是要把山東的經濟基礎徹底打跨,讓他們在三十年無法追上我們……所以我們不是要收復兩淮!而是至少要前出魯南……”
沈家的情報系統堪稱共和歷史上最完善的情報系統:“何況現在柳鏡曉手底下可不止這些,他還留著足夠的底牌。當年他和王自齊交戰尚有八萬餘萬,他在山東經營這麼多年之後正規軍卻只有五萬兵力,實際他把一些部隊給縮編來了,依現在來看,他還有保安三旅六團,預備兩旅四團,護路軍兩個團……”
“這些部隊看起來編制不足,一個團只有六七百人,可是依情報來看,柳鏡曉儲存全套的幹部,戰時是很容易擴充到二千人上下……”
“所以柳鏡曉的實力不是十三個步兵團和四個騎兵團,而是三十個步騎兵團,考慮在戰鬥力上的差距,相當於我們的四十個步騎兵團……”
“我們既要處於進攻的態勢,自然需要更多的兵力……以二十個步兵團進攻,恐怕是有去無回!告訴浙江方面,讓他們大方點,江浙一體,不怕沒有兵力,把省內的一師一旅全拉出去,蘇軍除留一團守備南京,也把全部兵力拉上去,反正海上有我們守備拉上去,皖軍也要出七個團,贛軍出六個團……雲叔,合計是多少個步騎兵團?”
“合計是三十五個!這樣我們就有絕對的把握解決柳鏡曉!”
沈小姐眼光中的智慧一點也沒有減少:“柳鏡曉用於對付我們的兵力不超過十五個團,加上相當於旅級的海州稅警總隊,我軍以三十五個步兵團進攻,應當有全勝的把握。”
雲叔抓了抓頭,倒是有個疑問:“萬一柳鏡曉的兵力超出我們的想象怎麼辦?”
沈小姐隨手抓起一份情報,帶著自信說道:“有這作為保障……”
有侍女穿過珠簾,把情報送給了各位長老,這份情況很平常,只是報告山東境內的盤尼西林價格雖然小幅上漲,但總體上保持穩定,而河南、河北的盤尼西林則大幅上漲,導致部分盤尼西林外流。
雲叔的腦子靈活,他當即明白:“大小姐,你是說柳鏡曉還沒做好戰爭準備?”
“沒錯!盤尼西林可是最重要的軍用物資之一,價格的高低可以說明很多問題!只有我們海上才能生產盤尼西林,對他們的銷售情況也是一清二楚,柳鏡曉現在諸備大約上千人份的盤尼西林,足夠打一場中等強度的戰爭,但是想要對付這種全面戰爭是遠遠不夠……”
“盤尼西林沒有發生上漲情況,只能表明柳鏡曉現在沒有進行備戰!這對於我們來說是個好訊息……”
“大小姐料事如神……我們自能旗開得勝……”海上的長老們一致擁戴沈大小姐的決定。
沈大小姐也在眼中流露出一絲喜悅,她暗自想道:“哥哥,我始終會幹得比你更好……沈家在我的手裡只會越來越興盛……”
自打熊科長來報告訊息之後,徐巧芷是越來越少看到柳鏡曉的身影,據說是整天泡在女校通宵不回家,不過徐巧芷始終對此表示懷疑,柳鏡曉既然知道要開戰,怎麼會去花天酒地,胡天胡帝。
這一天,她與陳海若、紀夢兒在房內談話,陳海若和紀夢兒時不時提到柳鏡曉,徐巧芷不由一陣好氣,這時候林楚闖進房門,連聲說道:“來了來了……”
“什麼來了?”
弄了半天才知道有特使專門來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