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3 / 4)

小說:長風 作者:這就是結局

曉端著碗和官兵們一起大口大品地趴著飯。

下面的鄂軍就摻得多,只能以乾糧充飢,一方面瞧著上方。

這時候,寒風越來越凜冽了,北風夾著雪花都讓人睜不開眼睛,整個天地都是白茫茫,但西山頂卻是紅與黑的世界,對於這個山頭,柳鏡曉稱為“決勝嶺”,鄂軍稱為“傷心嶺”,而“血嶺”之名卻在雙方戰士的口中不約而同中地流傳著。

雙方的戰線原本沒有工事,現在卻堆成了半人高的胸牆,那是用冰冷的屍體堆成。

日後河北九次會戰的許多名將,回憶自己的經歷時都帶上一句:“我是從血嶺的死人堆裡被救出來的……”,就連半支腳都沒到過歸德的白斯文在回憶錄裡也不忘來這麼一句。

但這其中很多都是真實的故事,多虧了陳秀婷才能救活不少士兵,柳鏡曉看著她在火頭上專著地為傷員包紮,一點都沒有疲勞的感覺,反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救死扶傷的工作,心中也感想萬千。

但陳秀婷只是救出其中一小部分計程車兵,今天的戰鬥殘酷無比,光在血嶺一役,十七師就付出近四千人的摻重代價,其中戰死者多達三千二百人,而根據鄂軍的戰時統計,這一天傷亡了一萬以上,其中戰死之數更是達到恐怖的八千人,鄂軍參加進攻的絕大多數團隊,在歸德之役再也沒有參加任何一次稍些大規模的作戰行動。

地上的屍體之多,甚至能用來堆上兩道工事,而鄂軍的工事同樣是用屍體堆成的,渾身是血的將士睜著大眼眼,防止著對方的偷襲。

當夜同樣不是個輕鬆的夜晚,北風越來越冷,火把很快就被吹滅,當夜血嶺一線十七師凍死者就有四十多人,凍傷者是這個數字的六七倍,但雙方仍冒著最惡劣的天氣發動出擊,光在西山頂雙方的小分隊偷襲仍達數十次之多。

柳鏡曉一夜未睡,最後在天明之前把丁寧和陳秀婷請來,說道:“實在抱歉,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讓兩位女士在這種環境下工作,實在萬分抱歉……”

丁寧只說了句:“願隨鈞座共榮辱!”

這是官面話,不過柳鏡曉倒是真的十分感動,陳秀婷卻沒說什麼,柳鏡曉這才發現她已經疲勞地睡過去。

天亮之後,天氣越發惡劣,雙方卻不約而山再次用鮮血把血嶺染紅一遍,柳鏡曉的身體幾乎撐不下去,但鄂軍這一天留下了上千具屍體外,再次返回了原陣地。

伴隨著新聲的鐘聲,鄂軍調集所有的兵力發進最後一波,也是最大的一波進攻,這次夜襲蘇寒秋親自指揮,在剛剛搬上山頭的幾門六磅炮掩護,損耗較小的十幾個團隊瘋狂地發動進攻,雙方在新年之夜不停地發動對攻。

最後鄂軍發瘋了,竟不管雙方仍在膠著,使用炮火朝著正在肉搏之中的雙方轟擊,雙方都同樣傷亡摻重,戰後柳鏡曉找不出一個稍稍完整的步兵連隊,每個原本近二百人的連隊這時候只有六七個人,三四條槍,在這種情況下十七師感到無法支撐,緊急要求郭俊卿派兵支援。

郭俊卿也無兵可調,她看著司令部裡只有自己和幾個作戰參謀,對來求援的丁寧說道:“只好我帶人上去了……”

天佑柳鏡曉,這時候竟有一支援軍穿過鄂軍不嚴密的防線坐火車抵達前線,那是木瓊音在開封用黃金現款僱傭的二百名傭兵,在慕容風華的協助下,這支傭兵竟奇蹟般地穿過戰線抵達前線,郭俊卿趕緊把這隊傭兵送上前線了。

這時候,天氣惡劣到了極點,時天降百年不遇大雪,時人筆記記:“大雪封門,牲畜全部凍死”,百姓如此,在露天中計程車兵又如何?“

李劍霜的回憶中說:“前線士兵成班成排凍死在陣地上”,從歸德車站到前線不過十餘里,時平地積雪盈尺,天寒地凍,區區二十五里路程,六師竟走了差不多一天,趕到戰時十七師的戰線即將崩潰,只是這支生力軍的投入才穩定了軍心,雙方陣地相距約二百米,但雙方都軍無戰志,遂各自行聚成三三兩兩一團烤火取暖,寧可被打死,也不可被凍死。

這一夜柳鏡曉仍是通宵未眠,直到快天亮時才睡過去,這時候又有猛搖他的身體,柳鏡曉強自張開眼睛,見是丁寧,她興奮叫道:“師長!戰局有了轉機了!”

第八卷 第二十七章 逆轉

柳鏡曉當即抓住丁寧的衣領問道:“怎麼了?”

丁寧大聲報告說道:“報告師長,膠東四大家昨天反水了……”

膠東四大家這次起兵算是給王自齊狠狠插了一刀子,柳鏡曉曾多次催促膠東四大家早日起兵反對王自齊,甚至願在以膠東地盤相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