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3 / 4)

小說:長風 作者:這就是結局

“分裂山東的陰謀份子,叛變偉大祖國的人民公敵,公然對抗偉大王督的歷史罪人,發動武裝叛變的犯罪集團頭目”柳鏡曉,這個星期已經死了三次,分別是被擊斃、自殺、淹死,死的地點也五花八門,只可惜沒活過來三次,根據濟南各個媒體的訊息,柳鏡曉是死得不能再死了。

中國的政府機關向來有很高的公信力,就是因為所以一旦宣佈重大訊息,往往是千方百計地透過第三方的權威機關釋出出去,而且從來院外開花院內香,前任大總統不是專門找了一位西洋高手,揮灑數十萬,寫了數十萬的傳記,軍民皆一片叫好之聲,行銷於海內。

至於媒體,他們嘴上說的是社會責任,心裡想的是社會責任,他們心想先天下之樂而樂之,後天下之憂而憂之,只有媒體先富起來,才能帶動廣大人民群眾一起富起來,所以他們一方面說:“寫批評報道?成成成!只是這批評報道主編那不容易透過啊……這樣吧,我再想想辦法,一定替你想辦法,不過這個活動經費恐怕是需要一點的……”

刊登出去的文章那全是高射炮打蚊子,有這樣的敬業精神,我們的媒體已經走在社會的前列了,商品意識更是超越了時代,著匪柳鏡曉被擊斃的半版訊息被放在廣告版塊,上面正是著名第三產業機構迎春樓老闆白美玉的私人專訪,下面是辦理西洋克萊登大學留學、烏托邦工程師認證的專業人士訪談錄。

當然了,廣大新聞媒介也可以讓這新聞上頭版,當然他們拍著胸膛說道:“我們記者是要講良心地,不能不負責任地亂髮新聞!”

就是某第三產業高價招聘公關人員之類的新聞都能上頭版,這種主流報道怎麼不能上頭版,只需要付兩倍的廣告費而已,就這樣王督治下的新聞機關刊登了一則重大訊息:“柳賊死後,魯南匪眾竟以自相殘殺,叛亂指日可定……”

而且這個訊息得到軍方最權威人士的認可,報道是這樣說的:“據最最可靠訊息,魯南匪首柳鏡曉、郭俊卿等自被我擊斃之後,餘黨惶惶不可終日,前日在臨沂召開匪首大會,匪旅長蕭如浪要行玉石俱焚之策,糾合一應烏合之眾,誓與我英明神武的王督對抗到底,而匪團長司馬勘者甚有頭腦(前說司馬勘為匪參謀長不確),一向有悔過之表現,力陳我軍為仁義之師,王督之寬厚仁慈,會中兩人更起爭執,最後竟致毆打,司馬勘之弟司馬鴻(據可靠訊息司馬鴻為匪連長)激憤之下,拔槍開火,匪首蕭如浪連中四彈,倒地身亡。其時匪首李何一亦開槍將司馬鴻擊斃,並將司馬勘關押在獄,據云近日槍決云云。但司馬勘在匪眾中極得人望,其舊部在密謀營救。時下匪軍大小事務由李何一代理,引發另一匪首韓信海之極度不滿,雙方之關係行將破裂……另據魯南某要員稱,匪首蕭如浪之屍現在放於臨沂醫院冰室保管,與匪首柳鏡曉等屍體同處一室,對外則全盤保密,以柳鏡曉名義行文……”

開卷有益,柳鏡曉難得這麼開心,就連陳醫生不知道從哪弄來苦得要命的藥物都覺得不那麼苦了,他一邊輕聲笑著,一邊觀察著陳醫生的反應,生恐笑得太大聲了。

還好陳醫生心情似乎不錯,現在他是柳鏡曉的主治醫生,柳鏡曉的一舉一動都透過她的同意,除了幾位夫人,就是他的老部下來見他都得陳醫生批准。

不過柳鏡曉確實懷疑起陳醫生的醫術,盡弄些難吃的藥,天天打針,居然還限制自己用盤尼西林,而且一舉一動都受控制,這實在太難受了,可是有什麼辦法。

一進院,陳醫生就和鄒縣醫院的醫生吵個不體,同行是冤家得到了確切的印證,最後居然是郭俊卿莫名奇妙地站在陳醫生這一邊,有她點頭,陳醫生立即成了柳鏡曉的主治醫生,一下子就操持了全院的大權。

看著陳醫生那相當不錯的美腿突然走了過來,柳鏡曉懷疑又要打針吃藥,心裡不禁一寒,這時候柳鏡曉突然想到一個很古怪的想法,這文中被扣在臨沂的司馬勘現下如果看到這報紙,會是什麼感覺?

鄒縣前線。

司馬勘,這位剛剛上任三天的團長是意氣飛揚,朝著旁邊同樣是新官上任的吳蒼雷說道:“蒼雷,你那邊怎麼樣?”

雖然不屬於同一單位,但兩個老同學交情很好,在十七師內,陳策和李何一的部隊可以算是柳鏡曉的基本部隊,至於韓信海和蕭如浪部,雖然安插了不少朱雀出身的幹部,可畢竟自成一個小系統,不象這兩個旅那樣根紅苗正。

既然是老同學,陣地也靠在一起,相互聚一聚,順便攀比攀比,這戰鬥又已經打了一天,眼見就準備夜襲了。

十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