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2 / 4)

小說:機遇與抉擇 作者:精靈王

書一度成為當時環境運動的理論基礎,有力地促進了全球環境運動的開展。

同年,受斯德哥爾摩聯合國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秘書長莫里斯·斯特朗委託,經濟學家芭芭拉·沃德與生物學家勒內·杜博斯撰寫了《 只有一個地球——對一個小小行星的關懷和維護 》。書中寫道:“當前大多數的環境問題,都是來自人類對生態的錯誤行動。通常認為人類不是地球上的寄居者,而是地球的主人。把征服客觀世界看做人類的進步,這就意味著常因我們的錯誤認識而破壞了自然界。儘管作為物種之一的人類,在破壞和汙染了自然界之後仍能生存下來,但是在這樣汙穢的環境裡,人類還能長期保持他的尊嚴嗎?”“人類生活的兩個世界——他所繼承的生物圈和他所創造的技術圈——業已失去了平衡,正處於潛在的深刻矛盾中,而人類正好生活在這種矛盾中間,這就是面臨的歷史轉折點。這未來的危機,較之人類任何時期所曾遇到的危機都更具有全球性、突然性、不可避免性和困惑不可知性,而且這種危機將在孩子所生活的年代形成。”“近四五十年來,人們對自然界的深入瞭解,科學地證實了古代人們的地球道德觀念是正確的”;“是一個整體的一部分,這個整體超越於區域性的奢望與要求;一切生物都像交錯的蜘蛛網一樣相互依賴著;侵略和暴力會盲目地破壞生物的脆弱關係,從而引起毀滅和死亡。”這本書最後的結束語是:“今天,如果能夠對於唯一的、美麗的、脆弱的行星——地球,培育出真摯的忠心的話,在人類社會中,是有希望長期生存於豐富多彩的生活之中的。在這個太空中,只有一個地球在獨自養育著全部生命體系。地球的整個體系由一個巨大的能量來賦予活力,這種能量透過最精密的調節而供給了人類。儘管地球是不易控制的、捉摸不定的,也是難以預測的,但是它最大限度地滋養著、激發著和豐富著萬物。這個地球難道不是我們人世間的寶貴家園嗎?難道不值得熱愛嗎?難道人類的全部才智、勇氣和寬容不應當都傾注給它,以使它免於退化和破壞嗎?難道不明白,只有這樣,人類自身才能繼續生存下去嗎?”這份報告被視為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籌備工作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地球倫理學的基礎。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醒世之作三本書(2)

這些著作真實、客觀、深刻地記錄了世界快速工業化的代價、人類對地球掠奪的反思及人們對毀滅性經濟發展模式的抗爭,喚起了民眾的覺醒,啟迪著人們的探索,改變了整個人類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

當然,由於國情不同、發展階段不同以及意識形態的差異給人類帶來的影響不同,儘管作者的觀點有偏頗之處,悲觀色彩過於濃重,但《 寂靜的春天 》最終喚起人們的覺醒,《 增長的極限 》再次向人們敲響了警鐘,而《 只有一個地球 》則讓人們在黑暗中看到了

曙光。

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經歷了寶貴的覺醒之後的人類,對環境問題的認識日臻完善,對發展道路的反思和總結不斷走向深入,並開始了奮起的飛躍。

第一次飛躍的標誌是人類環境會議。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的人類環境會議,是世界各國共同探討當代環境問題、探討全球環境戰略的第一次國際會議。這次會議從發展與維護環境的關係出發,強調如不立即著手治理環境,環境汙染和生態系統損害將帶來全球毀滅的後果。經過12天的討論、交流,會議形成並公佈了著名的《 人類環境宣言 》等一系列重要的世界性檔案,標誌著環境保護開始了一個偉大的時代。這次會議在推動全世界加強環境保護措施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繼這次會議之後,西方國家開始了對環境的認真治理,世界各國都積極行動起來,“保護環境,保護地球”響徹全球。至此,世界環境保護運動形成第一次高潮。在周恩來總理的指示下,我國出席了會議。

第二次飛躍是1992年6月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也是第二次人類環境會議。此時距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整整20年,世界的環境保護事業發生了很大變化,環境汙染也出現了新的態勢。發達國家和很多發展中國家在環境保護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全球環境汙染的形勢仍然相當嚴峻,環境汙染進一步加劇,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已經到了必須懸崖勒馬的地步。里約環發大會就是在這種環境背景下召開的。里約會議拓展了人們對環境問題認識的廣度和深度,把環境問題與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深入探求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提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環境保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