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1 / 4)

另外,除非年輕人有一身好本事,不然我不贊成沒有經過體制化的訓練,就貿然決定跳出來創業,“好老闆必然也是個好夥計”,從一個領薪水的員工轉變成發薪水的老闆,很多事情都要自己親臨火線,絕對沒有那麼簡單,新聞報導中的成功案例畢竟只是少數。

我也不鼓勵白天有工作,晚上還兼職,因為現代人除了公務員之外,幾乎個個工作繁忙,都要加班,就算下了班也很難跟工作完全脫離,如果你把它分得那麼清楚,可能代表你對工作的付出不夠多,那麼老闆為什麼要器重你呢?

話說回來,怠惰的人無法認真工作,抱持能混則混的心態,嘴裡唸的不外乎懷才不遇,心裡想的無非是快點發薪,生活過得肯定不愉快。

我認為把工作經營好、做出成績、做得有聲有色,也是一個很好的理財方法,如果你對投資理財的工具的選擇實在沒有太多想法的話,那麼“儲蓄加上競爭力”就是你最大的財富,堅持“投資自己”一樣是了不起的投資理念!

引言

《35歲前要上的33堂理財課》中信出版社作者:曾志堯

大多數投資人的決策過程是由心理因素來決定行為判斷的,因此,明瞭自己的投資個性之後,才能擬訂投資戰略,在理財的領域中好好發揮。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不論積極型還是保守型的投資人,都有一套適合他們的讓資產穩定成長的必勝策略。

人類的個性與行為模式往往互為因果,例如急躁的人走路比較快,說話像機關槍一樣停不下來;溫吞的人比較容易拖拖拉拉,很難下決定。對照在投資方面,膽小的人害怕賠錢,所以顯得保守謹慎;大膽的人想要多賺一點,所以變得冒險,還有中庸的人則採取穩健的方式,追求穩定成長。

長久以來,我看過很多搞不清楚自己投資屬性的人,用錯了投資方法,選錯了投資工具,所以落到很悽慘的下場,不是血本無歸就是認賠出場。主要的原因就是很多投資屬性其實相當保守的投資朋友,在經過媒體的吹捧與理財經理的慫恿之下,常常做出不該屬於他的投資決策。因為我們常常在高報酬率的金融商品背後忽略了兩件事,其一是高報酬常常也伴隨著高風險,其二總是認為自己應該不會那麼倒黴就被套住。

我記得2007年的時候,書報攤有幾本很暢銷的財經雜誌,在封面就寫道“QDII時代來臨、買A股不如買QDII”很多金融機構都大力地在做QDII與港股直通車的營銷活動,因此,QDII產品一面世,就很快地熱銷告罄。我還記得當時很多投資人追捧QDII的熱情,就像2006年股民與基民追捧股票型基金一樣的火熱與瘋狂。但是投資人可能都忘了港股已經不斷地創下新高,市盈率也高得超過很多市場。而QDII基本上是與國際投資市場關連度很高的市場,因此,一旦國際股市在狂漲數年之後啟動調整,QDII基金一定首當其衝災情慘重。雖然美國次級房貸風暴並未直接波及到中國金融業,但是海外市場的QDII就不能置身事外了。我想有些財經媒體與投資人都該仔細深究一下,已經狂漲了幾年的全球股市,包括日本股市,接下來要靠編織哪些故事才能不從高點往下落。

因此,強烈建議你只有先了解自己,才能在理財的過程中獲得財富,我提出以下六個原則:

1、瞭解自己理財的目的:賺錢與賺多少錢?

2、沒有明確的理財目標一定會迷失理財的方向

3、不要高估報酬

4、不要低估風險

5、設定獲利的滿足點與賠錢的停損點

6、拒絕在股海中浮浮沉沉

以上6個原則都有助於避免錯估投資屬性、對理財有不適當的期望。

投資人在投資時,更重要的是先了解自己對風險的承受度,也就是所謂的“風險屬性”,然後依照自己的風險屬性,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投資規劃、資產配置,這才是正確的投資觀念。

投資屬性與理財成敗之間的關係

《35歲前要上的33堂理財課》中信出版社作者:曾志堯

銀監會已經再三表示金融機構在銷售金融商品或推薦各類投資產品給客戶之前,一定要了解客戶的投資屬性,不可以販賣不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更不可以誇大投資產品的績效,其目的就是要保護投資人的基本權益並告知投資人潛藏的投資風險,以免發生投資期望與實際獲利出現太大的落差。

其中的緣由就讓我來解釋給大家聽,因為投資人常常無法確定自己投資時對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