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少些。因此在子女6歲之前,做家長的負擔最重。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家裡也有了一定的積蓄,緊張的狀況就會慢慢緩解。針對這樣一條家庭收支的曲線,我們有沒有辦法“提前花明天的錢”,或採取措施緩解孩子上小學之前的家庭經濟壓力呢?
答:目前,還沒有聽說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有為學前教育提供貸款的,故這位家長所設想的“今天花明天的錢”給孩子提供學前教育恐怕暫時無法實現。
相反,採取措施緩解孩子上小學之前的家庭經濟壓力卻是一定能夠做到的。因為這個壓力是家長之間互相攀比,人為地給自己施加的。曾幾何時,孩子的學齡前教育不再是幼兒園裡快樂地唱歌跳舞,取而代之為數學、英語、表演、器樂、圍棋象棋等“興趣班”,有的家長凡是能夠找到的“興趣班”都替孩子報了名。筆者從沒有發現哪個孩子對這些“班”真正有興趣,有興趣的其實是家長。如果有可能,相信家長恨不得把研究生課程一併讓孩子在學前教育中完成。筆者面試過許多由學前教育、中小學“填鴨式”題海戰術、大學“混混”教育一路走來的學生,未發現其有被上述教育開發的聰明才智,倒是有一種現在的大學生不讀書、學校里根本不教待人接物的感覺。
隨著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現在的孩子將來有許多機會,沒有學前教育不見得他們將來就會失業。學齡前階段是人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在這個階段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才是最重要的。把快樂還給孩子,把寬鬆的家庭經濟生活還給家長,是理財師在新時代的殷切期盼。
3. 問:我的女兒今年5歲,目前在一所全託式幼兒園讀中班。我和妻子都是收入穩定的高薪白領,兩人的年收入總和在25萬元左右。幾年前我們貸款購買了一套200平米商品房作投資,如今這套房產已升值到120萬左右。我打算將投資房產所獲得的50萬利潤專門留給女兒作為她將來的教育金儲備。但她目前還用不了那麼多錢,請問以10年作為投資週期的話,這50萬應該怎麼用才最有效率?
答:50萬中的10%即5萬元可以購買教育理財型產品,孩子升入四年級以後,改為教育儲蓄,教育儲蓄的一大優勢是能夠免徵20%的利息稅。50%差不多25萬元購買股票或股票型基金,其餘20萬的投向是固定收益產品。在固定收益產品中,銀行本外幣結合理財產品、中短期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回購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其中銀行本外幣結合理財產品和中短期債券基金還是最近的金融創新品種。
4. 問:我和丈夫幾年前都從原單位辭職,目前一起開了一間小飯店維持生計。因為深知創業艱難,所以我們希望女兒在將來完成學業,踏入社會時能順利一些。孩子今年5歲,我經人介紹為她購買了20年期的分紅創業保險。除此之外,我尚沒有給孩子購買其他商業保險。有人說孩子還小,過早考慮創業金問題沒有必要,應該先從最基本的險種開始買起。我想知道給孩子買保險是否有先後主次之分?哪些險種是必備的呢?
答:兒童保險的確應該從最基本的險種開始買起,醫療費用和意外是兒童保險關注的重點。按現行的國家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規定,孩子只能跟大人中的一個享受一半的醫療保險。商業性的健康險保險責任非常全面,兒童投保保費便宜,有的保險責任直至終身。除了主險之外,家長還可以為孩子選擇一些醫療險的附加險,用於應對一些突然出現的醫療費支出。
意外是孩子最可能發生的問題,商業性的意外險無論作為主險還是附加險都是兒童保險中的必買產品。兒童保險的保障功能,除生存責任外,通常包含有較多的身故責任。如:在被保險人身故時,給付身故保險金或返還所交納的保險費。絕大多數險種還承擔投保人身故或高殘的責任,有些還另外給付年金形式的成長年金。此外,目前市場上又新推出連生保險。這類保險將父母(一方)和子女作為連帶被保險人,使孩子獲得的保障程度與父母的生存狀況密切相關,更加體現了保險的保障功能。
5. 問:我是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懷孕的,如今孩子生下來了,丈夫還在讀博。家裡現階段的收入很少,每年只有5萬元左右進帳。開支方面既要留出房貸月還款,還要想辦法把買房時借親友的錢儘早還了,因此目前我們的經濟狀況非常緊張,既沒有閒錢拿來投資,也沒辦法為孩子的將來預先存錢。當然,過幾年後丈夫開始工作,我的工資也會有一定的上漲,到時情況就會好一些。但都說給孩子買保險越早投資越划算,在這種拮据的狀況之下,我是否應該再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