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血絲的眼睛盯著前方,低啞的嗓音之中,從喉嚨裡冒出艱澀的話語,“是的,他們就是黑默丁身邊的那位近衛軍團的領袖,侍衛長曹秋道,以及那個替黑默丁做了無數血腥醜事的‘皇帝之槌’曹師道兩兄弟。他們就是新伊甸的聖職者候選,他們原本應該就是聖職者!”
***
房間裡鴉雀無聲,人們卻覺得窗戶外濃墨的夜色更加的黑沉了,這個訊息的確讓人震驚,如果萊恩這番話屬實,那麼這件事將極其可怕。
一直以來,人們認為宇宙之間爆發的戰爭不過是局勢碰撞的使然,是潮汐一般不可避免的世界之規律,戰爭裹挾著統治者的意志和大部分人的意志,進行擴張,進行侵略,無數人在機甲的鐵騎和燃燒的炮火之間倒下,化為屍骨,是人類的貪婪和殺戮惡念共同驅動著這場災難。
但是,如果萊恩的經和他的結論是正確的,那麼就是另有一群人,在暗中牽動著戰爭這條韁繩,達到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
如果曹秋道,曹師道真的屬於這幫人之中,那麼這個勢力該有多少如兩人一樣的人物?這些人又在哪裡,這宇宙萬邦之中,隱藏了多少這樣的人物,在私底下推動和策劃著什麼?
許多線索,如同連環閃電,在林海的腦子裡串起來,令他頓時有些毛骨悚然。
拓跋圭會不會也是其中一員,不光是翎衛這些年滲透許多國家內部,還因為拓跋圭剛死,星盟之上就釋出了讓卡奇諾的領袖前往參加星盟議會的敕令,其中蘊含對卡奇諾利益的支配,明顯不懷好意,誰發出了這道敕令,那個人便極有可能是拓跋圭的幫兇。
“現在的星盟內部,究竟是誰在主事?”林海道。
萊恩道,“代表星盟的仍然是新伊甸聖所,但是新伊甸只是一個象徵的地位,新伊甸兩位聖堂大祭司卡芙蘭和馬肯森,前者失蹤多年,後者則閉門苦修,不理俗務。其星盟最高評議會主席的身份已經名存實亡,評議會的監督權力已經喪失。現在星盟只由執政會主事,執政會的成員是以多國最高領導人還有部分聖職者擔任,而隨著宇宙大戰的爆發,顯然已經分裂,星盟的職能名存實亡,如今星盟的執政會由蘇薩為首的勢力所掌控著。蘇薩人的大庇特烏托邦是執政會的主執,然而顯然同盟國是不認可這個執政會的,不過執政會掌握著星盟的主流影響力,導致了軸心國發動侵略,宇宙大部分邦國都選擇了緘默和失聲,這讓同盟國在這場戰爭中陷入不利的地步。如果同盟國進一步失利,執政會播撒影響力,軸心國得到更多的資源和兵力的援助越來越壯大,同盟國就只剩下被蠶食的命運了。”
林海明白馬肯森為何置這眼前一切無可奈何,他所派出的大聖職者來到過鷹國,來到過其他同盟國,警告過星盟之上的暗流和以蘇薩為首的軸心國的陰謀,但是最終力量有限,作為星盟評議會主席,擁有監督星盟執政會的職權,可是能夠起到威懾作用的聖物丟失,卡芙蘭大祭司也被陰謀所害,馬肯森哪還不知道自己也自身難保。
執政會里的一幫人,林海估摸著就是導致宇宙爭端的罪魁禍首,卡芙蘭應該也是被其所害,殘害卡芙蘭的理由當然是為了聖物,如今聖物已失,林海更知道聖物沒有了作用,那塊聖物圓盤還是被他直接給砸碎的。
執政會內隱藏的那群人將更加肆無忌憚,他們之所以還留下了一個馬肯森,當然是因為馬肯森作為新伊甸的大祭司,只要大祭司還存在一位,就代表著星盟仍然維持著表面化的存在力。
而表面化的這種形式,正是執政會所需要的。這就是他們能夠發動戰爭,卻還沒能被星盟萬邦群起攻之的原因。
數千年來一直存續著的星盟的影響力,仍然束縛著這個世界,也同時在給這個世界帶來崩潰和災難。
曹秋道和曹師道如果就是那群人中的一員,那麼林海大概就能瞭解到,那幫人是如何鼓策掀起這場宇宙戰爭的了。
只是讓林海憂慮的是,如果曹師道兄弟,拓跋圭都是他們的一員,那麼他們還有多少人,還在暗中擁有存續了多大的力量?如果這個勢力以各種代表人的身份分佈宇宙各個國度影響著局勢,那麼鷹國國內是不是也有他們的分支潛伏?
一時間,林海感覺到宇宙之中,似乎正有一個巨大的黑洞,在那裡存在著,悄無聲息的……破壞吞噬著人們所熟知的一切事物。
=====
新年開工啦!向宇宙繼續進軍!(未完待續。。)
第二百二十五章 急流勇退
(因為年齡輩分換算問題,上一章萊恩不應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