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1 / 4)

小職員,月薪僅150美元。瓊回憶說,那時的生活十分拮据,微薄的收入甚至無法同時支付一週的牛奶費以及購買足夠的嬰兒尿布。相比之下,這些中產階級的推銷員日子要好過得多。

◇再度創業

瓊·威爾很少向媒界談及她和威爾從前的生活。但1990年她承認在幾年前,為尋求精神幫助她曾向她的心理醫生透露了威爾的兩樁大買賣,即1981年威爾將他一手培植起來的西爾森(Shearson)股票代理公司賣給了美國運通,另外在1986年威爾決定著手兼併美洲銀行。那位心理醫生對威爾的動向早有耳聞,在得到威爾夫人的證實之後欣喜若狂,他不但自己購進了大量美國運通和美洲銀行的股票,還把訊息洩露給了另一位股票投機商。兩人在股票交易中大撈了一筆。幾年後那位心理醫生受到了拘禁,除了繳納鉅額罰款外,他被判參加5年的公共義務勞動,並被強制參加了一門道德課程教育。瓊得到了500萬美元的精神賠償,但她仍對此事深感內疚。她認為由於自己的過失使威爾蒙受了很大的傷害。

威爾兼併美洲銀行計劃的失敗使瓊陷入了極大的精神恐慌之中,因為從1985年到1986年有13個月威爾處於失業的狀態。這之前威爾還是美國運通的一名高層主管,由於沒能把主管的消防員基金(FiremanFund)帶出困境而被迫辭職。威爾本可以在平靜悠閒的環境中了卻餘生,但強烈的事業心卻使離職在家的桑迪·威爾如坐針氈。不久,他找到了詹姆士·迪蒙。29歲的迪蒙從哈佛商學院畢業後在威爾手下作了3年的業務助理。兩人合夥在曼哈頓西格蘭大廈租了5間辦公室,開辦了一家金融服務公司。從此威爾開始了新的創業歷程。除了午飯時間外,西格蘭大廈裡的人們很難見到威爾和迪蒙。他們倆經常到樓下的一家餐廳吃午飯,威爾把那兒稱作是公司的自助食堂。每天在送走最後一位客戶後,威爾就會關起門來仔細研究其他金融公司的運營狀況記錄。很快他就發現了自己獵捕的目標——美洲銀行。相對美國運通這隻金融界的雄獅來說,美洲銀行這隻掉隊的羚羊更適合威爾的胃口。他直截了當地寫信告訴美洲銀行的執行總裁山姆·阿姆科斯特,說他十分樂意接管他的位子。不幸的是,在這關鍵時刻美洲銀行的董事會對由威爾接任總裁一事意見不一,使得威爾眼巴巴地望著這隻到手的羚羊從槍口下溜掉。於是,他又只得回到西格蘭的辦公室去接待他的老客戶或翻閱公司的運營狀況記錄。

事實上,桑迪·威爾有機會在金融服務界嶄露頭角,很大程度上應歸功於美國《財富》雜誌為他撰寫的一篇專題報道。那篇題為《不可多得的管理者:桑迪·威爾》把威爾的管理才幹展露得淋漓盡致。商業信貸公司的兩位財政主管讀到這篇文章時簡直如獲至寶。他們甚至沒來得與自己的上司商量就迫不及待地去登門拜訪了桑迪·威爾。他們的目的就是說服桑迪·威爾將商業信貸公司從資料控制公司(ControlData)手中買下來。桑迪·威爾知道資料控制公司的老闆早有意賣掉商業信貸公司,當他還在美國運通任職時,美國運通和資料控制兩大公司的決策層曾就此事進行過磋商,但因美國運通的董事會在商業信貸公司轉讓的問題上出現了較大分歧,兩方沒能達成最終協議。1986年11月,資料控制公司在股市公開交易中拋售了82%的商業信貸公司的股票,這無疑等於是在給岌岌可危的商業信貸公司雪上加霜。不久商業信貸公司的單股價由20.5美元暴跌至5美元。商業信貸公司的兩位財政主管自然不願坐以待斃,唯一的希望就是向桑迪·威爾表明事情並不是他想象中的那麼糟。他們解釋說,導致商業信貸公司每況愈下的原因並不是商業信貸公司本身不具備發展潛質,而是因為資料控制公司在金融服務業的節節敗退封殺了商業信貸公司進入國內市場的通道。情急之下,商業信貸公司只得在以色列和拉丁美洲盲目地遍地撒網,結果不但沒能挽回敗局,反而增加了許多呆帳。

威爾靜靜地聆聽著兩位來訪者的每一句話,也許當初在他萌生吞併美洲銀行的狂妄念頭時,他就應該先靜下心來對自己的行為作一番冷靜的思考。這一次桑迪·威爾顯然不會讓自己再重蹈覆轍。他花了10個月時間耐心地對商業信貸公司的市場資產、經營管理和服務質量做了全方位的調查。透過撲朔迷離的塵霧,他看到的是一顆鮮為人知的高能核心,它的能量足以震撼整個金融服務業。當威爾確信自己找到的是一塊高純度的金礦時,壓抑已久的冒險家的野心又一次在他心中急劇膨脹。

◇打造金融鉅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