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歲月的流逝,這些名字大多數也只是留在老照片上,而朱新禮卻是與時俱進,一直幹得轟轟烈烈,風生水起,直到今天成為“中國果汁大王”。
朱新禮當時還被評為山東省勞動模範、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有了這些成績,再加上朱新禮永遠也不滿足於現狀的性格,三十幾歲的他,作為當地後備幹部培養物件,被選送到山東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習。1991年7月回來時候,朱新禮被委任為沂源縣外經委副主任。
在許多鄉親們看來,老朱同志這回可是鯉魚跳龍門了,當上了國家幹部,捧上了莊戶人夢寐以求的“鐵飯碗”。皇糧在手,衣食無憂。可他卻覺得這絕不是他真正想要的生活。用他自己的話說,中國目前不缺政府官員,缺的是企業家。只有做企業家,才能回到改革開放的第一線,才能透過企業的工業化、市場化運作,用更宏大的手筆,為廣大果農闖出一條致富之路,續寫自己的富農理想。老朱
的創業模式就是在不斷求新求變的思想下醞釀成熟。而這在當時無異於自找苦吃。
txt小說上傳分享
二、不惑之年自討苦吃(1)
回首朱新禮這麼多年來的事業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發現他前進的節奏和改革開放的宏大樂章幾乎完全一致。這不是命運的巧合,而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如果不是改革開放,老朱恐怕現在還是一個老實巴交的北方農民。從這個意義上說,朱新禮是從內心裡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
1992年春天,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再次喚醒祖國大地,新一輪的創業浪潮又開始萌動。此時,已過不惑之年的朱新禮決定放棄他那令人羨慕的“幸福生活”,雖然知道創業的路會有很多的艱辛,但他卻要自討苦吃。
他向當時的縣委書記主動請命:你從全縣找一個最差的企業,我負責把廠子效益搞上去!隨便哪一個企業都行!出於對脫困的渴望和對老朱為人和能力的充分信任,縣領導經過商定,就把當時全縣的“虧損大戶”——沂源縣國營水果罐頭加工廠交給了他。當時我國的縣辦企業境況總體不佳,起點低,技術落後,管理僵化,資訊閉塞,人浮於事。許多縣辦企業都是嚴重虧損、資不抵債,但是地方政府出於就業壓力和短期財政要求,往往強撐著“辦”下去。當地銀行則被拖得半死。
在他考慮買下這個罐頭廠的時候,這家經營了8年、停產了3年的罐頭廠據說已經虧損了1000多萬元,其中銀行債務就達900多萬元。工人吃飯的錢都沒有,去銀行貸款更是困難。罐頭廠適應不了市場的原因首先是體制,經營者受的約束和干擾太多,說話不能算數。於是他先將工廠“買下”,將其更名為淄博彙源飲料有限公司。所謂“買下”,其實打的只是一張遠期支票,當時老朱並沒有錢。老朱買下了廠子,也是買下了一屁股債。經過努力,他以專案救活工廠養活幾百號工人,外加承擔450萬元債務,將罐頭廠接手過來。
接手這樣的罐頭廠,幾百號人等待著這個新任的廠長,老朱身上的壓力可想而知。但是另一件事更是在內心深處打動了朱新禮。那就是初嚐到甜頭的果農又遇到了新難題!由於交通、資訊、加工業的滯後,果農豐產卻不豐收,有果賣不出。農業的季節性特點使本身就處於弱勢的農民處境更加艱難和被動。到了果實累累的季節,一些果農們卻又為“賣果難”發了愁,有的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成熟的蘋果爛掉,許多人不得已,只好抹著眼淚砍掉果樹又重新回到了低產的莊稼地。
他的心被狠狠刺痛了。他回憶說,“我想得特別清楚,就是大眾日報,在頭版登了一篇文章,還配了一個很大的照片,就是說,一個老農民他推了一小車水果,是到集貿市場去賣,結果一天也賣不掉,最後這個農民就非常地氣憤,扔掉吧非常可惜,自己的勞動果實他不扔掉,也沒辦法就拿著水果,賣不掉我吃了它。”
一邊是賣不掉水果的農民弟兄愁苦不堪的表情,一邊是滿山遍野的鮮亮水果,聰明而又善良的朱新禮看到了商機,他的廠子要做濃縮果汁!
創業家的成功首先離不開個人的智慧和創新的膽略。在老朱做這個決定的時候,據說他還沒有見過果汁,更不用說喝過果汁,但就是這個決定,不但改變了朱新禮的命運,引起了我國飲料行業的變革,也讓我國許多落後地區的農民不再為賣水果發愁,解決了果農的銷售問題。當然老朱的決定絕非是拍腦門子就靈光閃現,而是反覆調查思考的結果。
二、不惑之年自討苦吃(2)
十幾年來,成千上萬的果農正因為有了匯源才告